顯示具有 楚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楚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06/07

楚門樂評:梅豔芳【極夢幻演唱會DVD】華人音樂裡的『夜會』

發表於: 星期一 二月 12, 2007 8:30 pm

感謝楚門先生授權轉載。

轉載自《三十好多歲老頭的CD架》 (網頁已移除)

梅豔芳【極夢幻演唱會】DVD

華人音樂裡的『夜會』

藝人:梅豔芳

專輯:【極夢幻演唱會】DVD

梅豔芳在2003年的12月30日過世,匆匆又是一年。

2004年,從年初還沉浸在梅豔芳逝世的不捨,開啟了不甚順利的一年,回想起這一年,馬龍白蘭度、袁哲生、蘿拉布蘭妮根、雷查爾斯、梁弘志等人紛紛辭世,幾乎有大半的文章都在憑弔著回憶的流失;三月總統大選讓台灣快分裂藍綠兩國,風禍水災大自然的反噬,教人觸目心驚;平安夜過後的南洋地震海嘯,活生生的【明天過後】在現實中上演,地球上就這樣一夕間消失了十萬人口。雖然這些不若2003年的SARS肆虐、經濟不景氣教人來得恐慌,卻也是過得不甚平安。

12月30日—這個難忘的日子,原本看著梅豔芳的【告別演唱會】,想要用來紀念梅豔芳過世一周年,過了這麼不算順利的一年,頓時覺得過沉重,在年末此時,感覺應該看點讓人愉快的東西,梅豔芳留下的可不全是讓人緬懷的東西,於是在架上找出了這張【極夢幻演唱會】DVD。這是紀念梅豔芳出道20週年的演唱會實錄,這演唱在當時是極成功的,從五場追加到十場,對於舞台經驗甚豐富的梅姑來說,她傾全力打造了一個不同於香港拼盤式的演唱會,歌舞劇式的主題貫穿,無人能及的肢體語言,極盡視聽娛樂之能,看了多次還是意猶未盡(除了她那白色雞冠頭之外)。

在2002年3月28日到2002年4月6日舉行的這十場【極夢幻演唱會】,前半段是以舞台劇的形式進行,頗有中島美雪【夜會】的味道,共收錄的28首歌,選曲從早期的「將冰山霹開」、「烈燄紅唇」、「夢姬」、「壞女孩」、「妖女」、「夢伴」,一路選到【With】專輯的「芳華絕代」、「緣份」,國語歌經典的「親密愛人」、「放開你的頭腦」、「床前明月光」也沒缺席,在舞台總監愛徒蔡一智的打點下,搭配劇情,編排的算流暢。後半段的抒情名曲+快歌組曲,一網打盡許多梅豔芳的代表作,這張演唱會DVD難得的收錄了在演唱會第十場的嘉賓—張國榮的演出,兩人不單是首次公開演唱「芳華絕代」,還重新演繹了十五年前在華星時期的唯一合唱曲「緣份」,光是這個片段,這張DVD就絕對稱得上是物超所值。


(未完待續...)

文章主題: 楚門樂評:經典的力量—也談辛曉琪演唱會

發表於: 星期一 二月 12, 2007 8:47 pm

感謝楚門先生授權轉載。

轉載自《三十好多歲老頭的CD架》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eanie942/3/1271133720/20060705200633/#centerFlag

其他網址: 《楚門影音亞空間》
http://www.wretch.cc/blog/seanie&article_id=8712551

經典的力量—也談辛曉琪演唱會 2006-07-05 20:06:33

(圖說—辛曉琪與張國榮的合唱畫面。從網路抓取,並非這場演唱會畫面,特此說明之。)

演唱會:辛曉琪【2006承諾】演唱會
時間:2006年6月30日 晚上19:30
地點: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辛曉琪開演唱會,對一個有點年紀的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辛曉琪會唱歌,她也唱過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歌,紅到讓人哼得出旋律,這些年雖然景氣不好,讓她的出片速度停格,但是開一場演唱會,應該是夠格且不成問題。

在這前提下,自然預期想要看到什麼樣的演出。以歌聲見長的辛曉琪,開場一襲天使裝扮,演唱「世界」(收錄在【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用聲樂的方式吟唱,讓人馬上期待著接下來的音樂饗宴,只是…只是接下來馬上唱「放棄你」,讓人迅速冷感。

我是來聽辛曉琪唱歌,當她自彈自唱「自私」、「在你背影守候」時,琴、音搭配得多麼地迷人,如果整場演唱會都是這樣的水準多棒!!實在無需多餘的才藝表演。關於辛曉琪,不管是療傷、女聲、實力派等不同的封號,從來沒人將她歸類到「動感」的範疇內,首場演唱會為了增加話題及多元性,加了「舞蹈」在其中,畫龍點睛可以看出歌手的努力;如果每段都以跳舞來分場斷句,反而容易落得疲乏,不管是「說謊的女人」模仿偶像麥可傑克遜舞動,「莫呼洛迦」的華麗民族舞蹈,「放棄你」的爵士舞風,歌曲本身都比舞蹈來得讓人驚奇欣賞,或許辛曉琪自己下的注解說得對:「我想你們的驚訝大過於讚美!」

我的確是沒了讚美,辛曉琪很會唱歌,但是要看唱什麼歌。這場演唱會,我聽歌的情緒一直無法連貫,場地的爛音響、簡陋的舞台設計、換裝時的冗長過場、搖晃的升降台、快慢歌間不協調的交錯,尤其她演唱韓日劇主題曲的比例之高,有點咋舌,辛曉琪唱過的歌那麼多,實在沒必要花這麼多時間在翻唱歌曲上。小田和正的「東京愛情故事」主題曲是日劇主題曲經典,但不是辛曉琪的經典;米希亞的「Everything」是抒情經典,但這不是辛曉琪的經典,「戀人啊!」、「風之彩」都讓人聯想到的是原唱的詮釋,而不是辛曉琪,即使唱得再完美,這都不是辛曉琪的。
說到「經典」,這場『承諾』演唱會,雖然讓我頗有微詞,不過整場演唱會卻出現了兩次堪稱「經典」的時刻,讓人難忘…

當辛曉琪唱完難度頗高的「Memory」後,她說:「以前我和哥哥合作過26場世界巡迴演唱會,他就答應我,以後如果我開演唱會,他一定要來擔任嘉賓。」緊接著兩人透過現場與MV合唱了「深情相擁」。這原本是不怎麼樣的一首歌,頂多就好聽順耳而已,可是當張國榮的身影出現,唱著:

「不願放開妳的手 此刻可否停留  愛的樂章還在心中彈奏 今夜怎能就此罷休」
睹影思人,我的眼淚已忍不住的狂掉。過世的他,瞬時成為這場演唱會的主角,散發著強大的力量,讓歌詞裡說的「再次深情相擁 時間這一刻停留…既然相信會有思念的憂 就讓你我倆長伴左右」,變成淚水的開關,傾盡心中的呼喚。台上的辛曉琪淚不止,泣不成聲的讓台下聽歌的人也深深動容。這是什麼?這就是「經典」的力量,張國榮的經典人物地位,開啟這一幕古今交錯的神奇魅力。

「今天的舞台,是當初的約定, 所有的承諾,都在今晚實現…」
在唱完「深情相擁」後,銀幕上的字卡打上這麼一段話,緊扣著這場演唱會的主題--「承諾」。這很讓人感動!!

另一個讓人感動的「經典」時刻,是唱「領悟」時。當觀眾鼓譟著「安可」時,出現的辛曉琪說她現在要唱這首每唱必哭的「領悟」,觀眾情緒頓時沸騰,可是當辛曉琪準備開口清唱,全場突然靜得沒了聲音,等待著「我以為 我會哭 但是我沒有」的出現,等待著聆聽辛曉琪這一次如何詮釋大家已經聽了百遍千遍的「領悟」。這是什麼?這就是經典的力量,「領悟」是一首經典歌曲,讓全場千人在剎那間安靜下來,不願浪費一分一秒,細細品嚐歌手與觀眾間心領神會的交流。

與張國榮合唱「深情相擁」,或是演唱「領悟」,都不是辛曉琪的第一次,不過卻因為這兩個經典時刻的存在,拯救了我對這場演唱會的觀感。什麼是經典?在我的定義裡,不凡的作品不見得可列入經典之林,舉凡經典,都是經過了時間的反覆淘洗,仍然不朽,仍然灼灼發光,閃爍其華。

經典是誘人的迷人的感人的,是因為這些人這些歌,與心相連,與情相連,與人們的生活歷練緊緊相連,通俗流行歌曲,雖然生命週期比較短,類似的作品也相當眾多,仍可發散它身為俗文化的強大情緒渲染力,像張國榮,或是「領悟」,通過了時間的檢驗,在今晚的演唱會中,一如真理經過實踐的檢驗一樣存在,也成為我對辛曉琪演唱會念念不忘的「經典」片段,繼續發效著---_________________這些年來,生活叫我不安的感覺,全因放你於我心中,至倖免。

文章主題: 楚門樂評:悼 梅豔芳

發表發表於: 星期一 二月 12, 2007 8:55 pm

感謝楚門先生授權轉載。 轉載自《三十好多歲老頭的CD架》 (網址已移除)


悼 梅豔芳

梅豔芳過逝於西元2003年12月30日二時五十分。

從早上知道這個消息,心情就是抑鬱著,忍著情緒上班,下了班還是散不去那憂愁,還特地跑到華納威秀看了部喜劇片。

回到家,面對著一個人的房間,終於在找不到梅豔芳的那張【With】專輯,累積的情緒塌下了,在一堆雜亂的CD裡,我就是想聽梅豔芳和張國榮唱的「風華絕代」,就是想再聽一次『天姿國色 不可一世』的孤絕傲氣,就是想再聽一次『銀河艷星 單人匹馬 勝過漫天煙花』的妖女風範,想再聽一次在2003年過逝的兩人最後的餘音…

張國榮在四月一日愚人節自己終結了生命,梅豔芳在12月30日因癌症離開了人世,他們兩人的離去,象徵著一個娛樂時代宣告結束。 無言以對!真的是無言以對…不想粗糙的隨寫對梅豔芳的音樂,僅以此刻聽到的歌曲來送Anita一程…

別了!Anita~~ \

下輩子別再做女人

曲:陳小霞 詞:易家揚 編:屠穎

女人 我親愛的姐妹們 妳經過千山萬水之後 得到了怎樣的男人
辛苦了 女人 療傷是妳的本能 與其在回憶之中心疼 還不如早一些清除傷痕
下輩子別再做女人 我們這一生苦的很 別為了一個吻 妳也肯 去愛上某一個負心人
下輩子別再做女人 快樂的時間少的很 在愛情中打滾 誰是妳 最後的愛人


關於梅豔芳【With】專輯,請見此處— (網址已移除)

2009/06/05

《楚門影音亞空間》倩女幽魂:二十年後依然是經典




這位楚門大哥曾在他的部落格中發表過好幾篇關於哥哥音樂的評論,在台灣,能評論哥哥音樂的人實在太難找,所以發現楚門時簡直像是掏到寶一樣。我跟楚大哥通過幾封信,並開口邀請他出席今年的《張國榮藝術節》,為哥哥的音樂做一場講評。但楚門大哥謙稱自己的口條不夠好,對他而言,在眾人面前演講是一個不小的壓力,最終還是婉拒了我們的邀請(但他答應會和我們私底下聊聊天)。不過,他倒是很樂意提供所有關於哥哥的文字給我們,並表示他還會再寫更多,《倩女幽魂》大概就是蘊釀中的一篇吧!而且,楚門大哥對我們這種延續張國榮的理想深表感動。

楚門大哥對《倩女幽魂》的評論和感想原本轉載自《楚門的影音亞空間》,但網誌經過多次異動,目前雖然可以找到楚大哥的網誌:http://blog.yam.com/user/seanie.html 但已找不到原文的網址。

感謝楚門大哥授權轉載所有和張國榮相關的文字!


二十年後依然是經典
導演:程小東 演員:張國榮、王祖賢、午馬、劉兆銘

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會提到張國榮。前幾天,朋友打電話來,閒聊間問說今年會怎麼渡過這一天,我說已經打算把【倩女幽魂】拿出來,好好地複習一下,畢竟2007年,是這部電影問世的二十週年。朋友驚呼:「已經過二十年了??」,想想他離開人世才四年,留下的經典卻已經二十年,人的生命有限,藝術的生命無窮,張國榮留下的影音經典,絕對足夠我再撐過另一個二十年。

關於【倩女幽魂】電影,可參考網友煙火提供的網頁--遺留人間的生命:《倩女幽魂》之寧采臣,裡頭收錄許多優秀的評論,就不在此贅言。

將時光回溯到二十年前,我還是個高中生,那個年代沒有第四台、網路、手機,錄放影機了不起也才出現五年時間,生活就是在家裡、學校、補習班間來回運動,雖然不至於什麼都不懂,但和現在的高中生相比,自然沒那樣的多采多姿。對於一個只知道唸書的人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看【倩女幽魂】時,眼球完全跟不上銀幕上人物移動的速度,白紗飄飄,倩影重重,電影的剪輯方式與速度感,對當時的我來說,簡直只能用「震撼」形容。

【倩女幽魂】的成功,結束了當時氾濫的黑社會電影,但是後續大量模仿【倩女幽魂】的古裝鬼片,也加速這類型電影的滅亡,二十年後,再回頭看這波古裝鬼片風潮,唯一值得提起的經典,依然還是【倩女幽魂】。

八十年代的港台電影,很重要的一個脈絡,是類型電影的融合與複製。和許多賣座電影一樣,【倩女幽魂】也是舊片新拍的版本,根據清代蒲松齡所寫『聊齋誌異』的「聶小倩」一文改編,女鬼聶小倩及書生寧采臣人鬼殊途之戀情,在1959年,李翰祥在邵氏公司旗下,就已經用樂蒂與趙雷為主角,拍出經典作品;這個故事到了1987年,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換成王祖賢與張國榮主演,故事其實和李翰祥版相差不遠,這版本的功力,在於影片採取八十年代MTV語言,電影裡有鬼有怪,也有靈異片的類型混合,有恐怖、武打及喜劇橋段,將當時的愛情觀加入,浪漫化整個電影調性,不再有原著的警世意味,突顯道士、書生、女鬼間的角色性格,這些讓電影有著各式各樣樂趣,香港電影見長的快速節奏與剪接,來包裝傳統的聊齋故事,二十年後再看【倩女幽魂】,依然不膩,電影自然有其魅力存在。

這回看【倩女幽魂】,自然聚焦於主角張國榮身上。記得對二十年前的我而言,張國榮只是個好看的明星,那時候並不覺得他會演戲,在【倩女幽魂】的前一年,是徐克的【英雄本色】,這部電影紅了久不當大哥的狄龍,嘴刁著牙籤的小馬哥,卻沒有注意到也是主角之一的張國榮;在【倩女幽魂】後一年,又看到了【胭脂扣】,關錦鵬將「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放在梅豔芳身上,奪去我所有目光,我是直到【阿飛正傳】的出現,才開始正視張國榮的演員才氣;事隔多年再看這幾部電影,才發現張國榮的魅力,還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倩女幽魂】裡描寫的明末政府,是個人心惶惶、生命朝不保夕的世紀末世界,世界太混亂,人非人鬼非鬼,鬼界一如人界,充滿著欺壓的惡勢力;若不是寧采臣天真的將聶小倩當成人,執意的要救小倩出鬼界,這樣的故事無法繼續,相對於午馬飾演的燕赤霞,覺得「人的世界太複雜,與鬼在一起,反而黑白分明,清清楚楚」,張國榮飾演的寧采臣,無異代表著人純真善良的那一面,他的這份特質,讓燕赤霞不再對「人」感到失望。

張國榮的這份特質,二十年後再看,還是珍貴。八十年代的男偶像,有許多人表現出的是青春無敵的「男孩」特質,張國榮也是如此,但是這些男偶像,往往過渡不到「男人」階段就告夭折,從男孩到男人,張國榮表現的特別明顯的一段,就出現在【倩女幽魂】中。

這回再看,電影中有個畫面讓人特別印象深刻,那就是當寧采臣在一柱香的時間,從鬼界救回聶小倩時,回到人間天已光,寧采臣死命的擋住跌落的木板,防止陽光照入,小倩會魂飛魄散,但是他的阻擋,卻無法見到小倩最後一面—這段情節,在當年被解讀成香港人對九七大限的隱喻,如果不能及時回到骨灰罈中,將永世不得超生;如今,九七也過了十年了,反而在重看過程,注意到背對著小倩的張國榮,不捨卻又堅毅的表情,對照片頭寧采臣遇見搶匪的驚慌,從文質彬彬傻裡傻氣,到為愛走地府的情深義重,更突顯在這段愛情裡,從男孩到男人的成長過程。

講到【倩女幽魂】,就想到二十年前自己的許多事。。。還記得那時候,這部電影並沒有發行原聲帶,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完後,就約了朋友,帶著一台隨身聽,再進一次電影院,目地除了要看懂快速剪輯的故事外,主要的就是要偷錄電影裡的三首主題曲。【倩女幽魂】的成功,電影中的三首主題曲居功闕偉,分別是片頭張國榮唱的「倩女幽魂」、黃霑唱的「道道道」和葉蒨文演唱的「黎明不要來」。當時自己是喜歡「黎明不要來」,「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這是寧采臣和聶小倩的定情詩,是寫情書的最佳範本,「不許紅日教人分開,悠悠良夜不要變改…」;不過現在年紀漸長,有感觸的歌詞,反而是來自張國榮演唱的「倩女幽魂」

曲︰黃霑 詞︰黃霑 編︰ROMEO DIAZ

人生路 美夢似路長
路裡風霜 風霜撲面乾
紅塵裡 美夢有幾多方向
找痴痴夢幻中心愛 路隨人茫茫
人生是 美夢與熱望
夢裡依稀 依稀有淚光
何從何去 去覓我心中方向
風彷彿在夢中輕嘆 路和人茫茫
人間路 快樂少年郎
路裡崎嶇 崎嶇不見陽光
泥塵裡 快樂有幾多方向
一絲絲夢幻般風雨 路隨人茫茫
絲絲夢幻般風雨 路隨人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