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 發表於: 星期三 二月 21, 2007 11:13 pm 促膝長談討論區
轉載自紅版:http://bbs.ent.163.com/board/zhangguorong/622/152622.html
感謝紅版網友的辛苦打字與整理。
1994年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評選討論大會記錄
一九九四年度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得獎名單
最佳影片——《東邪西毒》(學者有限公司)
最佳導演——王家衛(《東邪西毒》)
最佳編劇——王家衛(《東邪西毒》)
最佳男演員——張國榮
最佳女演員——陳沖
年度推薦電影
重慶森林
非常偵探
運財童子
錦繡前程
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
都市情緣
文字來源:香港電影評論學會《一九九四香港電影回顧》
錄入:明月夜
1994年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評選討論大會記錄
是次討論會共22人出席,包括——
主持:羅卡(卡)
副主持:李焯桃(桃)
會員:張偉雄(雄)、文雋(雋)、舒琪(琪)、張建德(德)、登徒(登)、林錦波(波)、黃愛玲(玲)、羅維明(明)、林超榮(超)、樸言 (朴)、劉成漢(漢)、列孚(孚)、蒲鋒(蒲)、黃國兆(兆)、林紀陶(陶)、金炳興(興)、藍天雲(雲)、思靈(靈)、古兆申(申)、魏紹恩(魏)。
編按: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選舉方式如下:當日討論大會舉行之前,理事會已透過傳真及郵寄方式,要求各會員就每個獎項自由提名,數 目不限,從而整理出一份提名名單,以供大會討論。討論過程中,各會員可對提名名單自由發言,為自己的“心水”進行拉票,之後進行第一輪投票。這輪投票,每 人最多可投十票,得票最多的十名,即進入第二輪討論及投票。第二輪投票,一人只可投一票,過半數者即可勝出,成為該獎項得主,若第二輪投票結果未有人獲過 半數選票者,則以最高票數的頭兩名作第三輪的投票,得票最高者即為最後勝利者。
一 最佳編劇(登徒、藍天雲整理)
(編按:“最佳編劇”一項提名名單,包括:杜國威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伴我同行》及《三個相愛的少年》、林奕華的《紅玫瑰白玫瑰》、 魯秉的《重案實錄O記》、鄺文偉的《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阮世生的《晚9朝5》和《點指兵兵之青年幹探》、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及《東邪西毒》和方令正 的《非常偵探》。)
第一輪討論
卡:我想問問這次選舉,是否全憑自己喜好和觀感,完全沒有前提的,集多數意見得出結果便是?
桃:我相信仍是根據本會的宗旨,以文化、藝術的角度來評論,個人觀感上的差異是可接受的。
卡:我們現在開始討論,討論全憑自己的信念及良心,毋須附其他前提如工業角度等等。討論依照各會員所提名的名單為依據。
卡:先進行最佳編劇的討論,我想提出一個疑問,許多電影所附上的工作人員名單,編劇一項往往跟實際行內的資料有很多出入,我們應依電影上的名單或是其他行內的資料?
舒:我建議基本上就作品本身討論,但亦應不斷求證。若其他會員日後得悉其他更準確的資料,是可以因應實際情況做補充。
漢:就編劇名單的可信性而言,是否可考慮“最佳劇本”的獎項。
波:我們亦曾考慮此問題,像很多外國的獎項亦加入原著劇本及改編劇本,就如《紅玫瑰白玫瑰》,原著為張愛玲,林奕華及劉恒是改編的。
桃:由於我們現在頒的獎項數目很少,我們毋須設立兩個獎項于編劇這個題目上,反而若在討論中會員覺得有此需要,才另作決定。
金:能否效法金馬獎做法,提名“最佳編劇”的電影能否附劇本,以比較導演或其他加諸劇本上的刪改?
雋:很多現象與本地電影工業的運作方式有關。港產片很多未必有完整的文字劇本,我亦明白編劇所寫的劇本,往往由導演甚至演員加入了很多的刪改。若 果每部電影皆尋求原劇本所作的修改,幾乎是不可能的。故此,我們習慣以影片所出來的成績作準,來衡量最佳編劇。就名單的提名而言,我認為杜國威表現最突 出,因為作為編劇的身份明確,其他大部分的電影,導演皆兼任編劇。杜國威作為編劇,能得到導演尊重,改變了港產片以往以導演為主的做法,他今年的三個劇本 皆很出色,其中《伴我同行》的人文色彩很特別,又具有香港變遷的時代感懷,故杜國威的《伴》是我的首選。
申:總結剛才的發言,我發現討論最佳編劇有三個層面,一是劇本結合於電影的總體表現來談;二是如文雋所提出的,考慮編劇本身表現;三是根據個人心水,可以以原著而非改編劇本來作抉擇依歸。這三種取向,我們需要有個共識。
舒:我認為不須訂明某種取向。若討論上會員認為確有需要,以切合該年的特別現象,舉例說若討論後發現“杜國威”現象很突出,需要把最佳編劇變為以全年表現來衡量,才作決定。畢竟這情況在本港並不普遍,此做法亦比較有彈性。
雋:我亦非常贊同舒琪的說法。最佳編劇的遊戲規則不應一成不變,亦如李焯桃所言,個別人士作為編劇而在全年各作品中有突出表現,亦不多見,保留彈 性可作靈活處理。舉例如年前黃炳耀逝世,頒發全年最佳編劇獎于他,既有追悼意義,他逝世對編劇界亦有特別意義,而不僅限於他逝世前一整年的表現來衡量。作 為評論學會的獎項,角度可以很廣泛,而不必限於以電影結合劇本的標準來看。各會員應以自己的觀點,盡抒己見,然後一併考慮。編劇是比較複雜,它不像導演, 以“作者論”也未必每次皆適合。
桃:綜合各人意見,共識是不用遵從特定的原則作表決,個人只要說出自己的標準,然後投票便可。此問題若值得研究,也是來年的事。
雲:邁克傳真回來的意見,是《紅玫瑰白玫瑰》的劇本雖有瑕疵,但是有創意及有其改編角度,所以最佳編劇屬意于《紅》的林奕華及劉恒。
雋:我仍然為杜國威的《伴我同行》拉票。《伴》在描寫香港歷史的變遷紀人際關係上,是很突出的,比《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通俗劇模式更為大膽。《三個相愛的少年》相較下比較具噱頭性。
桃:我仍未決定會否投杜國威,但他本年的三個劇本,以《伴》比較突出,原因是此劇在懷舊劇中角度較新鮮,著重人情描寫,返回五十年代的倫理傳統,亦有啟發性。《三個相愛的少年》的妥協性紀噱頭很明顯。《我》很通俗討好,但文藝性不強。
超:若以編劇對電影的衝擊力而言,我希望指出魯秉的《重案實錄O記》和鄺文偉的《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魯秉是現役警司,業餘寫劇本,他的加入令 李修賢甚至黃志強的警匪片特別好看。由於魯秉是專業行內人士,他筆下的員警世界別具一格,作為編劇能與導演水乳交融,在電影創作上甚至衝擊了導演,是很值 得留意。《正》是低成本電影,在本地工業中,往往由於計算或執行上的不成熟,出來的效果便特別有趣。
雄:我是提名《正》的編劇的。此劇本在鬼片類型中,有反類型野心,成功與否見仁見智。我認為他們雖然有其“計算”之處,不過,他們亦明白不能過於“計算”而刻意在每場中留下許多空間。他們的合作關係,亦是電影能產生異色的原因。
漢:我想指出阮世生在今年表現亦很突出,《晚9朝5》相當有創意,人物亦有血有肉,不知很多的場次有否即興成分?
雋:由於《晚》是現場收音,即興的成分不能排除,但“電影人”(UFO)還要考慮監製問題。例如陳可辛是一直孕育及監修劇本,亦是他決定劇本“收貨”與否。
超:我補充的,是UFO監製定下了電影的風格和世界。
陶:阮世生的劇本架構一向很扎實,這是我對阮世生的看法。至於《達摩祖師》雖是改編字宗教性的人物,卻在故事結構和戲劇處理,下過研究的功夫,編劇寫得很好,比同期貝托魯奇的《小活佛》改編的更好。
兆:去年的編劇比較突出的,是《青年幹探》和《達摩祖師》,但仍回到前述的老問題——編劇的貢獻很難從電影成績來衡量,來年可要求電影公司提供劇本參考,就算是初稿或第二稿,亦有參考價值。這所以我贊同金炳興的建議——儘量交出原整劇本,這才可以看到編劇的真正貢獻。
舒:我想說說阮世生,作為編劇,他無疑相當專業,長處尤其在描寫人物和撰寫對白上。不過,《晚9朝5》的pseudo-documentary的 敍事方式,在電影中是非常不真實,尤其以各演員面對鏡頭的偽訪問為甚,結尾的道德教誨更暴露了貌開放實保守的本質,並非一心探討本地浪蕩一族的“真實”生 活。《青年幹探》有很扎實的劇本,但只是相對於一般港產片而言。它的問題與同期的《飛虎雄心》一樣,專業卻創意不足,很多素材也是熟口熟面,非常之二手 的。
桃:我同意舒琪對《晚》及《青》的意見,但《飛虎雄心》不能相提並論,尤其在女性角色並不傳統,她們有自己的意見,不再是男人的幻想。故此,儘管劇情公式,這方面的筆觸很有新意。
卡:討論似乎有兩種意見,一是要求編劇的劇本專業工整,另外是著重劇本的創意和衝擊力,甚至可以接受它不盡完善之處,前者例子如《金枝玉葉》等專業的套取荷裏活的模式,後者例子如《紅玫瑰白玫瑰》,有創見但處理的不好,各會員可各自取捨。
玲:我想談談王家衛,我對於王家衛電影中的成績,向來也難分是編劇或導演的功勞。不過,王家衛是如此特別的total author,由此角度看,我會選他的《重慶森林》。它包含了他作為作者(導演和編劇)的整體成績。回應卡叔所說,專業的劇本只是應有的基本要求。我要求 的最佳編劇還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意。
申:我認為《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是較能代表杜國威的風格,因以舞臺劇的結構和對粵劇的繼承來說,也是他今年三個劇本中最突出的。
登:我想為《東邪西毒》多說兩句。它完全的放棄了工業的慣常傳統方式,用文字(對白)的角度,來描繪很闊和複雜的心理歷程,這些東西在電影中的人 物來說,是非常難於啟齒的,劇本卻以很精雕細琢的獨白來交代,而且對白結構異常緊密。以《東邪西毒》的創作水準來說,未必儘是王家衛的理想,但明顯比《重 慶森林》高出許多。《東》的劇本非常完整。它由張國榮開啟和總結,當中帶出了不同的角色,各個角色又是西毒的某種寫照和憧憬。論文字的流麗和完整,情懷的 獨到,已是很出色的劇本,而且才氣十足。
德:方令正的《非常偵探》,不比王家衛的《東》和《重》失色。它既是對後現代的喜劇的反諷,敍事方式又清晰完整,產生一種很辨證的效果,方令正的成就可媲美王家衛。
波:我同意張建德對《非常偵探》的看法,但有一點必須指出的,是方令正以一種很高調的方式把它拍出來,可惜以導演功力而言,又的確不及王家衛。
卡:我相信是時候作第一輪的最佳編劇的投票。
(編按:第一輪投票,以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及《東邪西毒》和方令正的《非常偵探》票數最高;其餘入圍者有《伴我同行》、《晚9朝5》、《三個相愛的少年》、《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及《紅玫瑰白玫瑰》。進行第二輪討論時,焦點已變成集中在在王家衛的兩部作品了。)
“最佳編劇”第二輪討論記錄
雄:對劇本,我常會還原回講故事的成績來看。我的選擇是介乎《非常偵探》及《東邪西毒》之間,相對來說,我對《重慶森林》的成績,感到有點反感,不該說是反感,而是有些東西我跟古兆申的看法相反,有些地方又跟舒琪的看法對調,想留待討論最佳導演和最佳電影時一併討論。
孚:我想提出一個問題,我發現告示上寫的是選最佳編劇,但要我們投票的是最佳劇本。我認為應該區別一下。最佳編劇可以沒有劇本,一邊拍一邊想;如 果是最佳劇本的話,我會執著於是否該有一個劇本存在了。第二個問題,像古兆申剛才也有提過,像狄龍憑《英雄本色》拿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是以國語版為准,功勞 有一半該是幕後配音演員。獲獎以後,狄龍也曾給那配音演員紅包(眾人笑)。我想從這個例子來說明,電影本身在影像看到的東西,最初是由故事大綱開始,一直 到有對白、劇本等等這個過程,與導演拿著劇本到現場或者事先做功課、分鏡頭等等,我覺得應該是有個比較。這麼說,是傳統也好,或者是有需要也好,應該不該 光是心中有譜,而是應該比較具體的知道今天應該拍的是什麼,這一場戲的調度是怎樣,不是在作後期工作時才重新來過。我不太容易接受這種情況。
陶:容許我用一個工業人——一個編劇的角度來談談。香港電影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很多導演在拍戲的時候,不能將自己的感情放進去戲裏面。我發覺 原來是我們用很傳統的講故事方式或劇本給了導演,而導演不能將自己的心態或感情放進去的時候,他便拍不出一個好戲。因此,很多導演會不斷去修改劇本。不 過,主題沒變結構沒變,任他怎改,戲的精髓還是會保留下來,我現在跟導演討論的時候,,我會挖掘導演的內心,大家找到一個共識。最重要是導演要把他的心態 放進去,當他能夠投入,,接受故事的敍事方法,我就不用擔心,可以跟導演一起修改,但他改動結構,編劇便會受到很大的考驗,編起來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興:我說的可能是題外話。我想知道一個劇本跟時代有沒有關係呢?譬如今時今日的香港,或者整體來說,人與歷史的關係,你們有沒有想過,頒獎給能 與時代脈搏有些牽連的劇本,令我們認識歷史有些幫助呢?這麼多人看好《東邪西毒》,我自己卻很眼拙,不知道它是想說人與人的關係呢,抑或是……我絕對很喜 歡王家衛,我看出他是一個很有才能的導演,但是有沒有人可以給我解釋一下,到底《東邪西毒》想表現些什麼呢?
卡:金炳興提出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在事後再提出討論,因為已經有很多文章討論過,也有爭論,我恐怕討論下去,便投不成票。
陶:給我一分鐘再說一個題外話。
卡:一分鐘好了,不要引起爭論。
陶:我覺得這一點是關乎了心態。我們現在看電影,如果發現有時代心態,那不光是編劇的問題,主要是導演、編劇將一個心態放進去,導演感覺不到,這 種心態也不能表現出來。所以我們在跟導演討論時,都會將心態放在大前提上來討論,看看究竟今時今日為什麼要寫這個故事,為什麼要創作這個電影。我覺得《東 邪西毒》是有一個時代心態,與《旺角卡門》和《阿飛正傳》一樣。我不是王家衛迷,我不喜歡《阿飛正傳》與《旺角卡門》,但《東邪西毒》的劇本的確寫得很 好,所以我給它那麼高的分數。
卡:導演跟編劇的關係,應該是另一個問題了,現時不便討論。我想就《東邪西毒》和《重慶森林》來談談。我覺得編劇方面不算完整,但可以接受,不 像其他人有那麼大的爭論。他是一個形式的試驗,也許在嬉戲,也許很認真,但它形式大過內容。至於是否深刻就難以爭拗,因為詮釋在乎個人的感情。我覺得它說 的東西一直兜兜轉轉。是很簡單的東西,並不深刻,不值得花太多心機討論。如果是《去年在馬倫巴》(Last Year at Marienbad)才真的要給它一個評價,因為它在那個年代的出現非常獨特,但《東邪西毒》不能跟《去年在馬倫巴》相比,因為它不是第一個出現。作為香 港電影,我認為它有很特別的位置,但如果你說它手法很創新,表現了很多東西,我便不能接受。《重慶森林》則是一部很brilliant、很好看的電影,劇 本不知算不算很好,卻是個很即興的創作,我接受它,很好看有感應。作為現代香港人,看這個戲是很有感應的,拍得很好,跟《東邪西毒》是兩回事。
雋:對於劇本是不是需要先有文字稿,還是邊拍邊構思的過程也算在寫劇本,我很傳統。如果我們編劇會開課,告訴學員後者也是一種創作方法,那就分不 出先後了。事實上《重慶森林》或《東邪西毒》整體上來看是好看,雖然有好幾次我也想像金炳興般,問《東邪西毒》究竟想講些什麼?能夠有勇氣提出這個問題, 值得鼓掌。不過,即使我認為自己看得懂《東邪西毒》,但單從最佳編劇這個角度來看,我不會投王家衛這兩個作品一票。因為他混淆了編劇的身份。他根本就是導 演,他不用另找編劇,他寫劇本的方法,跟我們傳統的那種方式不同。
漢:在座各位也知道,拍電影有幾個stage。第一是劇本,第二是拍攝,第三是剪接。創作上有些人如希治閣,他說完成劇本已是完成了他的創作。 但另一種就像王家衛,一面拍一面創作,或者一面剪接一面創作。所以我們必須決定,究竟是選最佳編劇還是最佳劇本?如果選最佳編劇,我可能會選王家衛,但如 果選最佳劇本,真正有first draft,second draft……一個很詳細的劇本的話,那我可能會選《非常偵探》。這一點我覺得很重要。
魏:我想這方面王家衛很吃虧。因為大家都很清楚王家衛開戲時沒有一個很清楚的劇本。但大家似乎assume了《非常偵探》有一個很完整的劇本。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這麼一份劇本,如果肯定的話,剛才的說法便成立,否則我覺得這說法不能成立。
舒:我覺得這一點沒有特別大的爭論,因為我們看的是在電影裏的表現。其實我對文雋剛才關於劇本的講法也有少少保留。我們要容許許多不同的流派、不 同的創作方式、形式。當然純粹從教學方面看,可能要從ABC教起,但我們常說當你學懂了ABC後,便要將它們完全忘記,是沒有什麼所謂方法的。最佳編劇我 們不是選一個人,而是一個作品為單位,just happen that《東邪西毒》是王家衛寫的。除非我們不以個別電影來討論,如杜國威全年的表現,對香港電影、編劇界的衝擊或貢獻,但那卻是另一回事了。當我們以電 影作品為單位時,對我來說,編劇或劇本都是一樣的,我看的都是電影本身的表現。
明:我再強調剛才的論點,無論是劇本還是編劇,要考慮的只不過是看這個媒介在電影上所能貢獻的東西,所以我不會再爭論有沒有白紙黑字的劇本。要投 票選《東邪西毒》和《重慶森林》,我會選後者。我覺得《東邪西毒》對人生處境的處理,在香港片是很少見到的。它說一個人在感情上因自己的某些固執或觀念上 的放不開,不單影響了自己,也影響了另外一個人,因而有罪的反省。在香港片來說實在不可多得。但有一點我亦覺得相當真的就是這部戲非常概念化,抓住一個概 念就長篇大論的反復敍述,可能敍述的只是一個命題,所以在這一方面我反而覺得《重慶森林》在素材的豐富度上,更需要一個結構或駕馭的能力,就是要在這麼繁 複多樣的小趣味裏穿穿插插,要扣得很准,反而在這一方面更考驗一個編劇整理的功夫。我因為工作時間問題,以下的討論不能參與,所以我希望把這兩部片編劇以 外的成績也說一下。剛才也有人提出,如果講這些戲放在一個國際水準或是技法上來衡量時,這兩部戲是否會有所謂形式上的突破。我覺得應該這樣說:在今時今 日,要找出一個新的形式已不是那麼容易,但如何融匯一些新的表現手法,就是王家衛那些煞食的地方。例如那些單鏡、跳格或是快鏡等,現在MTV統統都是這些 方法,但有趣的是,將這些方法用於一個長篇敍事體裏面,可以如此純熟就很難得。反過來說,Oliver Stone的《天生殺人狂》(Natural Born Killer)更厲害,很多都是電腦合成的影響,但Oliver Stone用這些最新的MTV方法來拍一個劇情片,會令你覺得很boring,因為這樣繁複的影像,在五分鐘、三分鐘的MTV裏面會讓人覺得很過癮,但是 在個半小時之內要看這樣的形式,會變成一種疲勞轟炸。但是在《重慶森林》裏卻很有節奏感、很抒情。我覺得特別有趣的,是那些定格加快鏡不但是純粹的玩形 式。一開始那幾場在尖沙咀很多人的街道上走動的搖鏡,會令我有一種切身處地的感覺,就是在人潮內行走時,真的沒有幾個人的面貌你可以capture得到, 而突然有一個特別吸引你的人在你面前走過,就有那種驚鴻一瞥的印象。在《重慶森林》裏,就可以利用這種技巧,將這種感情很清楚的傳達出來。而這種技巧在 《東邪西毒》裏又有另一種的變化,同是那些搖鏡和快鏡,拍梁朝偉和一群山賊廝殺時,殺得天昏地暗,應接不暇,梁就像是陷入一個網中,再也不能沖出來。我覺 得如何將一個實驗性的技巧,賦予它一個意義或感情,是王家衛本事的地方。
桃:我想還會繼續有機會討論《東邪西毒》和《重慶森林》,不過聽了那麼多之後,我也想講一點意見。我覺得在時代意義方面,具體的主題和內容方面, 可以是很主觀的詮釋,那是題外話了。但是那部電影的出現對香港電影工業的衝擊,我卻覺得非常有時代意義。《東邪西毒》能引來那麼大的爭論,因為它是一個非 常極端的形式實驗,無論它在世界電影上怎樣毫無新意,在香港電影中可是一個非常的例外,偏離normal非常之。,所以才會產生那麼大的震撼,和引來大家 激烈的反應。它的主題可能比較簡單,敍事亦很重複,但在形式的實驗上卻去得更盡,不止是敍事結構,還有影像和聲音,也就是獨白/旁白方面所做的實驗。另一 方面,重看之後,我也同意成績並非那麼圓滿,比起《重慶森林》來說,它的場與場之間的連接有時並不十分舒服,可以做得更好。至於《重慶森林》則因為簡單, 是一個二元的結構,雖然好像素材比較豐富,但主題其實一樣很簡單,加上一個更簡單的結構,就更加容易做了,看起來也舒服很多,因為野心沒有那麼大,所以實 驗沒有那麼極端,因此成績亦比較圓滿。所以取捨就在於是欣賞、嘗試的幅度多些,還是衡量嘗試以後的成績如何了。
漢:我想剛才列孚提出的問題要解決一下了,我們究竟是選最佳劇本還是最佳編劇。若在外國,這方面可以有兩種看法,譬如Best Screenplay,我們不理會事前如何創作,只看最後電影出來的到底如何,選出來以後可以是一大群人一起來領獎,不用決定誰是創作人。如果決定我們的 獎是最佳編劇的話,可以考慮全年的成績。不止一個,可否有兩個獎?大家不妨考慮。
雄:已經有共識是最佳編劇,但我也試試提供我的解決方法。我剛才已提出以故事做本位,或者可以解決“什麼叫劇本”這個問題,故事本位是看最後的結果,我們不用太介意工業上的運作,最終看回product,看它的故事如何說出來,它的深度有多少,可以不用問劇本是怎樣來的。
桃:故事你指的是plot還是narrative還包括了敍事結構、方法和形式,若是plot,一般來說就是劇情,是蹺,這點需要弄清楚。
波:我想我會選從敍事結構上來看劇本。當然是以電影這個product來看,因為我們手上沒有劇本。從電影product來看編劇如何處理故事的結構,在敍事結構方面,我覺得《東邪西毒》在香港電影上來說的確有點突破。
雄:我跟林錦波的立場相同,覺得該從講故事的narrative來看,可以解決了編劇/劇本的問題。
雋:其實大家不需要執著,因為無論是編劇還是劇本,最終還是看作品本身,採用什麼角度來看,是你自己的事。當然你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來影響別人,但不需要再來爭論。較早前大家已同意了這個會議的遊戲規則是以作品為單位,因此可以終止大家再討論和爭辯這個問題,對嗎?
卡:現在我們可否填寫最佳編劇一項?
(編按:第二輪投票結果,《東邪西毒》與重慶森林)票數相同,結果要進行第三輪投票,最後《東》片勝出,成為“最佳編劇”得主。)
二 最佳男演員(黃國兆整理)
(編按:因事前的提名名單上,被提名“最佳男、女演員”的均不足十人,故自動進入第二輪投票。最佳男演員的被提名者有張國榮、周星馳、劉青 雲、梁朝偉、葛民輝、張學友及黃秋生七人。另:討論大會前,眾已通過選舉最佳男、女演演員,以該演員的全年整體表現為原則,而非僅局限一部代表作,因為如 以後者標準,則很易出現一人被超過提名一次的情況,從而在投票時分薄票數。)
卡:男、女演員的入圍名單大家手上都有一份,請大家在第二輪投票之前,發表意見,或進行拉票,但發言最緊要精簡,最好不要超過一分鐘。
漢:我認為在這一階段而言,談演員的表現不應從今年整體表現著眼,而應該集中在一部作品,指出哪一出影片是他或她的代表作。
桃:雖然大多數人通過最佳演員以全年表現為准,但這並非絕對矛盾。如果你認為這位元演員有一部作品己經足以代表而且勝過所有其他演員,那麼你依然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水”投票。
孚:我要為黃秋生拉票。坦白說,我最近看的港產片並不太多,但黃秋生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刻,大概因為他前年那部《人肉叉燒包》,跟著的《的士判 官》,以至在《重案組O記》飾演的大賊,甚至一出拍得很差的《怪俠一枝梅》…我認為他頗能夠掌握角色的性格、身份,在挖掘角色的時候頗有分寸感,而且演得 自然,在新崛起的一批男演員當中,我認為黃秋生的確是比較突出的一個。
徒:我覺得葛民輝去年的表現很好,尤其是《三個相愛的少年》。影片劇本不足的地方,是全賴他的charisma去掩蓋。他的演出很突出,但不算非 常高水準。如果說真正高水準,要算張國榮和周星馳。張國榮在《東邪西毒》的演出是這麼含蓄,他在一出很需要演技帶領的影片中做得很好。至於周星馳,我個人 認為《國產淩淩漆》是他九四年最好的電影,而且在眾多演員中,他作為一個喜劇演員所能做到的黑色幽默,又突破了他以前純粹作為小子的方法去演繹,亦由於他 在許多場戲裏的節制而令整部影片生色不少。我自己較傾向周星馳。
桃:我附和登徒的說法。我特別覺得喜劇演員一向比較受忽略。一般選演技獎多數是偏重文藝片,而周星馳過去一直未有得過“香港電影金像獎”。今次他 在《國產淩淩漆》的演出有很大的不同,可說是更進一步。另一方面張國榮雖然演得也很好,但他的演技早已獲得肯定,拿過很多獎…在這兩人之中,我會選擇周星 馳。
明:我也會選擇周星馳,原因主要是他比其他演員多了一種方便,也就是說他對自己角色的塑造可以有作者方面的自由,即是說他可以去計畫和營造自己發 展的路向。今次在《國產淩淩漆》的演出,我們作為外人無從知曉他參與創作的程度,但我們知道相對于其他演員,他在角色的選擇和演繹上,他有相當大的決定 權。我覺得《國產零零漆》在近期中、英關係和整個現實環境底下,流露了周星馳個人的看法,他的角色相當貼切的反映出現時香港人在政治上的處境。
蒲:我是支持劉青雲的,因為他去年拍了很多戲,而絕大部分都演得很好,平均水準很高。就算以其中一兩部來衡量,也不會比別人遜色。例如《運財童 子》,以至《記得香蕉成熟時II》的旁白,他都得很好…(眾笑)因為那旁白是帶領著整出戲……他演得最差的一部是《昨夜長風》……甚至《新英雄本色》,他 的角色都是最“搶戲”的,即使劇本的處理很慣性,但他的演出一點也不慣性:他永遠可以為角色本身創造一點東西,即使在一些比較差的電影中,例如《拆彈專 家》,他的演出也總是比較特別的。
舒:我也同意蒲鋒的說法。香港電影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環境,而劉青雲在這一、兩年間所演的電影數目之多,很有可能是眾人之冠。但他演出每部影片都嘗 試用新的方法,或為角色帶來驚喜。以他的整體表現而言,尤其是在這種工作量和惡劣環境底下(他演出的影片大部分都是低成本的製作),卻可保持一定的水準和 新鮮感,的確難能可貴…另外我又想談談張國榮,他去年光是演出在《東邪西毒》一出影片的成就便已經是全年之冠。我總覺得中國演員,甚至可能是中國人,有一 個元素是極罕見的,那便是對irony(反諷)的處理。我感覺之中幾乎沒有一個中國演員明白甚麼叫做irony,而張國榮對這個角色的含蓄的掌握則完全達 到這要求。而我從來沒見過一個演員可以表達出這種irony的悲劇和苦澀的意味……張國榮一向是一個有很多痕跡的演員,但我覺得張學友也具備這種特性,去 年他在《非常偵探》的演出便很subtle;他甚至乎放棄了許多以前的演戲模式。他在《東邪西毒》的成就也不在張國榮之下。我認為張學友的《非常偵探》加 上《東邪西毒》的整體成績勝過張國榮在《東》片的演出。
超:我亦附和張偉雄對張學友的看法。我認為去年能夠跟張國榮一拼者亦只得張學友而已,皆因兩人演出都不太形式化。我覺得張學友的演技令人感到很舒 服,是很「不羈」的。如果張國榮給你的感覺是很樂觀、很積極的話,張學友則很不羈:他在投入與不投入角色之間,小小有演回自己,那就很“正”。試看《東邪 西毒》,他和張國榮是旗鼓相當的,而《錦繡前程》的張國榮,亦可以跟《非常偵探》的張學友比試比試。甚至乎《新邊緣人》中演的邊緣人,他苦澀得來很特別、 很“正”,有點像法蘭‧仙納杜拉式的即興演技。
波:我自己不太喜歡張學友。我覺得他不太懂得演戲。他許多時不能肯定自己應該怎樣去演一個角色。要是在這個層次去評價他的演技,他甚至不能稱得上 是專業演員。我得劉青雲就比他出色得多。劉青雲每一部片都知道怎樣去演,而他是有一套公式的:這套片他會這樣扭,下一部片他會那樣扭,他都很清楚。但綜觀 去年全年,我覺得周星馳的表現是最好的。
舒:我也想談張學友。我覺得他還不至於不懂演戲…(眾笑)但我覺得他有一個問題,就是他擺脫不了他的許多mannerism,他在每部影片裏都有 非常接近的mannerism,這些mannerism 跟他唱歌的舉止非常接近。這個情況當然跟導演本身有關。只要用《非常偵探》跟《新邊緣人》相比的話,兩個差異很大的角色,而他依然維持他一向的 mannerism,這就是他作為一個演員的局限。
桃:我很同意剛才林錦波和舒琪的說法。很簡單,只要把張學友的《新邊緣人》跟劉青雲的《新龍虎風雲》相比:兩個角色都是做“臥底”,劉青雲在 《龍》片的演出,我並不完全滿意,我覺得他欠缺了一點爆炸力,在角色需要很激情的時候,他還差一點,但整體的表現已優於張學友在《新邊緣人》的演出。張的 角色以前也有類似的演繹,例如周潤發在《龍虎風雲》,但張的表現差很遠。至於《非常偵探》的特色,我覺得主要來自方令正的劇本,而張的演繹不算很特別。
雋:我覺得做演員比較被動,你的演技是否被人讚賞,有時得看編劇和導演,好像張學友就很依賴導演和劇本,例如《旺角卡門》他演的烏蠅就很“搶 戲”,還有《東邪西毒》,編劇和導演都幫到他。至於他自己,我同意舒琪的說法,他未至於不懂演戲,但也不算是第一線很出色的演員,所以相對而言,張國榮等 人已經是“好掂”,演了十多年戲,而且知道怎樣去選擇劇本和導演。他不會隨便接一些很差的戲,因此相較之下,劉青雲在這樣多低成本和拍得差的戲之中,他仍 然這樣努力,實在是難能可貴。而張國榮所拍的戲,若非好導演,便是好劇本,他已經是很有把握,但一些爛片在他手上,他未必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但劉青雲卻起 碼“交足貨”,並且具備劉青雲的特質。去年的男演員中,我頗屬意於兩位喜劇演員,就是葛民輝和周星馳,尤其是後者,他演出《破壞之王》之後,已經知道他過 去的小子角色以至取悅群眾的方法不受歡迎,因為他已發達,他已喪失了與他一起看漫畫以至看甘小民長大的觀眾的共通語言,他很聰明地知道不能再站在這些位 置,所以他才拍《國產淩淩漆》這樣的影片。《國》片的角色雖然來自占士邦,但完全與群眾疏離,你純粹看我個人的表演。至於《白麵包青天》則有如《鹿鼎 記》,是市場需要的延續,他只算交到一定的貨色。但如果說到突破自己──尤其是喜劇演員的生命這麼短暫──他如何去延續自己的生命呢?他如果還有五年、甚 至十年的演戲生涯,那麼《國產淩淩漆》甚至今年年初看到的《西遊記》,就是他最重要的轉捩點。
桃:如果比較葛民輝和周星馳這兩位喜劇演員,前者在《三個相愛的少年》的演出非常之好,相信大家都知道,不僅是喜劇感,就算戲劇感亦非常好。但另 一方面,去年他演出的一些影片,例如《仙人掌》、《新同居時代》等等,並未能每部片都化腐朽為神奇。《仙人掌》的情況就不太理想。周星馳對影片的控制和參 與程度當然較大和較為占優,但如果單看成績的話,葛民輝顯然被打低了。
雄:我覺得葛民輝真的未能達到演員的水準,他在《三個相愛的少年》裏面基本上正在破壞很多東西,如果他試圖把一些其他東西帶入影片的角色,我就不 能認同他的做法。我覺得他掌握人物的感情的時候非常表面,非常輕浮。我只是想問:是否反應好就是好的演出?我真的不認為是這樣。
波:我認為值得爭論的是:究竟我們應該追求演員的專業水準,例如劉青雲的情況,抑或是演員只是演出自己或半自己,但有很多出色的演出,而我們予以肯定呢?而我則prefer前者,我覺得演技應該是很專業的一回事。
雋:我覺得應該為葛民輝說兩句話。我不同意張偉雄說葛民輝未到那個水準。事實上,他們從軟硬天師開始成名進入演藝界,一直都被人質疑,除了「無厘 頭」之外,是否懂得演戲。但在這背後,要是沒有一定的才華,對演技沒有一定的掌握,是沒可能做得到的。他不是尹光,並不是羅家英,趁著「人氣急升」的時候 大撈一筆。葛民輝絕對有揣摩過角色,無論時間、節奏等都掌握得很好。但當然他要借助軟硬天師的形象,所以他的表現形式初看好像不脫軟硬天師風格,但往下看 你會發覺他其實很適合演《三個相愛的少年》這個角色,尤其是最後那場戲。這一點是要加以肯定的。
漢:說到演員的技巧﹐我覺得較具挑戰性的還是張國榮在《東邪西毒》以及葛民輝在《三個相愛的少年》的角色。先說張國榮,我相信連導演也未必可以清 楚地告訴他整出戲的發展會怎樣,或者他與其他人物的關係,而他能夠在這情況下演出統一的技巧和風格,並且頗有魅力;這角色又跟他一向演出的角色有很大的差 別,挑戰性很大,而他做得很好。單以去年而論,在技巧上沒有人及得上他。但另一點需要考慮的,正如李焯桃所言,他已經拿過許多獎。那麼電影評論學會是否考 慮鼓勵一些比較off-beat的獎項?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葛民輝就值得考慮,因為他這個角色其實也有相當大的挑戰性:表面上是很輕浮的同性戀角色, 但最後又要求他表現感情上的深度,在這一場戲他的表演技巧相當不錯:一方面他保留著他又一向的輕輕浮浮,好像很看得開,又能夠令你感動。我相信他是有成功 的地方。
兆:我們是否需要考慮一點,就是說有許多演員,例如張國榮、張學友,他們本身是明星,他們作為明星的味道,是否會掩蓋他們作為演員的實力?從這一 方面來看,我自己比較喜歡梁朝偉那種演出,譬如說他在《重慶森林》或《東邪西毒》的演出。另外我要提出的是:我們如何去判斷一個演員演戲的能力呢?那當然 要看那部戲本身,但有時你必須去到演戲的現場才能夠知道他們的演戲能力有多高深,例如他怎樣去念對白,又或者他能夠一氣呵成地演出多少,而準確程度又去到 那裏。這一切一切我們單靠銀幕上的表現是無法作出判斷的。在這一方面,我們是否需要考慮有什麼新的角度可以去衡量一個演員本身的演出呢?
雄:我相信任何人都有他的角度,我只想談談我的角度。我自己要求的演出,未必要很專業,未必要很成熟,但每部戲都有它本身的演出要求,他在這演出 要求下有所衝擊,有bigger than life的發揮,就算他並非一個好演員,但那就是一種火花。我看戲是看那些神采。專業對我來說並不太重要。
陶:我對男演員的要求,並不著眼他在這時期的image是否流行,反而最重要的是他能否進入戲裏面的角色。我看《三個相愛的少年》的時候,我覺得 葛民輝是在演葛民輝,他沒有進入戲裏面的人物角色。我們之所以感動,不是因為葛民輝演得好。我自己比較喜歡張國榮在《東邪西毒》以及《錦繡前程》的演出。 我覺得他在《東邪西毒》的演出是超越了他以前的作品,至於《錦繡前程》,他創造出一些很有個性的東西。
桃:綜合而言,我們面對兩種考慮,其一是像劉青雲那樣的全年表現,具備專業的技巧,即使影片不好也“交足貨”;另一種是演員本身在去年有一、兩部 片的成績有所突破,例如張國榮或周星馳。我比較傾向於後者,因為像劉青雲那樣,今年給他一個獎,明年又給他一個獎,那沒有什麼分別。如果是年度獎的話,應 該講求演出的突破,希望大家從這個角度投票。
登:我想談一談陳國邦。我覺得他跟劉青雲有點相似,但最大的分別是,他在電視工業裏面也未有第一線的地位,不似劉青雲般在電視時代已是很 mature的演員,可以afford得起在這麼殘、這麼濫的影片裏面,仍然有一個不同的角度去演繹。但去年陳國邦的演出,雖然不是每次都很準確,但可以 看到他在數出主要影片的次要角色裏面,仍然可以製造出impact。另外他在《新邊緣人》裏面是一個很遺憾的角色,還有《屯門色魔》的lead role。但《屯門色魔》的最大問題很可能是戲份都是集中在李家聲身上。他能夠做的其實很少。但他很清楚自己在每部影片演的是什麼角色,應該怎樣去演。我 明知他不會被選為最佳男演員,但亦禁不住為他講兩句話。
卡:現在我們開始各自在最佳演員的候選名單上挑選一位,只限選一位,請留意,只能選一位,如果選兩位便當作廢票。(眾笑)
(編按:第二輪投票結果,張國榮以比周星馳多兩票勝出,成為“最佳男演員”的得主。)
三 最佳女演員(蒲鋒整理)
(編按:如前所述,“最佳女演員”的事前提名名單因不足十人,故自動進入第二輪投票,被提名者包括王靖雯、吳倩蓮、陳沖、許芬、吳家麗及袁詠儀。)
超:我覺得應該突破性地給《伴我同行》的許芬。一直以來香港演員很慘,要有好導演好劇本好機會才能有表現。許芬不靠外貌,不靠知名度,純以演技發揮,支撐全部戲,成功地把角色由舞臺劇帶到電影,散發出純演技的魅力,所以不妨破格由她獲得最佳女演員獎。
桃:我同意許芬有她的演技,但有所保留的是她在《伴我同行》的演出與舞臺上有什麼分別。作為演員,她應該掌握到不同媒介的不同演出方式。
樸:我覺得應給吳家麗。她給人的印象是擅演風塵女子,但在眾多演風塵女子的演員中,她的層次最深。在《省港一號通緝犯》中,她的戲雖少、鏡頭雖少,但每一個鏡頭的演出都有力度,她的力量是其他女演員所不及的。
舒:我想討論吳倩蓮。吳倩蓮有個很大的優點,與劉青雲很接近:她演的戲相當多。她比劉青雲吃虧在她的外形有很大限制,但她上年的表現(包括《飲食 男女》),顯示出她是個用力突破外形的限制的女演員,而她整年的表現顯示她是個多方面的演員。例如《飲食男女》的角色,一般的考慮都不會想到她,事實我們 後來也知道,這個角色是她試鏡爭取回來的,她證明她做到,亦表現得出色。作為一個女演員她整年表現都很好,在香港片中,她還有語言的限制,但這方面她也很 努力去克服。
波:同意舒琪的看法。平日她在港產片要說不鹹不淡的廣東話,對她來說太辛苦,沒辦法演戲,但在《飲食男女》她用國語演出,完全是另一回事,證明她有不俗的演技。
雄:我會不支持任何人。吳倩蓮還欠一個突破位。假如要選,較接近的是王靖雯,我喜歡演員突然間帶來點意外,但《重慶森林》只是她第一部,而且有可能不再演,所以寧願不投票。
雋:我選擇這個演員大家可能不以為然——便是袁詠儀。據說她的性格與上年獲獎的《新不了情》很接近,也是帶點傻氣和貪玩,所以特別易入戲。而上年 她拍過的十幾部電影中,雖然絕大部分可能到現場才算,事前沒有用心準備,但在《金枝玉葉》的演出,則可見到她的努力。在張國榮和劉嘉玲的合作下,再加上角 色的難度較高,她也盡了力。事實上她也是香港有限的女演員有條件扮男性而身材不會穿崩,這角色只有她能做到。
桃:把袁詠儀用來與劉青雲比,劉青雲同樣拍了很多影片,有好有壞,但劉青雲在壞電影中仍能發揮的優點,袁詠儀卻做不到。正如林錦波所說,嚴格點要求,她還未夠班。
玲:同意吳倩蓮本身很有潛質,但是她的情況有點像梁朝偉,可以做得好,但始終未能做到最完美的演出。女演員中有兩個值得比較,一個是王靖雯,一個 是陳沖。兩個都十分不同。王靖雯十分本色,但在戲中十分吸引,令人無法不注意她;而陳沖則很專業,在《紅玫瑰白玫瑰》中,她在難度十分高之下做出有層次的 演繹。但比較起來,我較傾向王靖雯,未見過她其他演出,也不知會不會有,但從《重慶森林》來說,她值得獲得最佳女演員。
桃:補充黃愛玲的講法,在《紅玫瑰白玫瑰》中,陳沖在國語版的演出比粵語版的演出優異得多,應以國語版的演出為准。
波:陳沖在《紅》片三個角色中,是唯一知道自己做什麼的,其他兩個都不知。
超:說王靖雯演技好可能只是美麗的誤會。以往看她在電視劇《一號皇庭》、《千歲情人》的演出,她只是拿著劇本照讀,大家覺得要收廠了,不能NG (重拍)才收貨。要給獎項,不如給王家衛,他既不給劇本,又沒有足夠提示。王家衛電影中的演員是否在演“戲”,實在令人懷疑。特點是常能令人眼前一亮,但想深一層,不禁懷疑那是否稱得上演技。
舒:我反對袁詠儀。因為上年的表現證明她大部分時間沒用心演戲,作為演員的技巧也不夠。《金枝玉葉》本身是虛假的童話,不是只有她才能演得好。至 于王靖雯,她很可能是完全不懂演戲的。《重慶森林》中有幾個需要act的表情她都做得很壞,例如驚愕的表情、睜大眼,她都露了底。這主要是導演的功勞,導 演很懂得發掘她的潛質,特別是她的body language。王本身是個很有charisma的performer,導演甚至有點被她的charm carried away。
明:作為一個演員最大的advantage是他有特別的個人魅力,憑他明星的flare令他無論演什麼角色都令人覺得詮釋的很好。另一種則完全不 靠魅力,而是努力進入角色內,每次渴望有不同的interpretation。另一些只是巧合的自己造型配合角色和身份,所以予人如魚得水的感覺。過去一 年,有不少女演員的演出無論演什麼戲,都像演同一個角色,見慣見熟,例如陳沖、吳家麗、吳倩蓮,沒有驚喜。反而《非常偵探》的范曉萱,既是新面孔,演一個 神神化化的十三點,卻給人眼前一亮。雖然她外形不算十分突出,只是個樣貌甜美的女孩,但機緣配合,她在戲中給人的surprise大過其他人。基本上同意 其他幾位講者的講法:吳倩蓮一直掙扎一個機緣配合自己,始終未有如魚得水的發揮。我覺得王靖雯不識做戲,《重慶森林》中她總是心不在焉,不知怎算好,但正 好被導演即興的capture那種不知怎樣好的表情。袁詠儀有很多不同的機會,演各樣的人物。但我不喜歡她《新不了情》那種刻意的樂觀,那種生命力是擠出 來的。她十分落力,十分搏命嘗試演各種角色,但反而每部戲都不投入角色,只是拼命的發揮自己的“演技”。
漢:王靖雯基本上只是做回自己,但有幾個moment她是相當之好的,很有charisma。另外我覺得劉嘉玲在《金枝玉葉》演得很好,角色前後有變化,尾後有段與張國榮的戲令人感動,技巧有一定水準。陳沖的技巧無可置疑,但有保留的是她不太能算作香港的演員。
玲:聽完各位的講法,回頭再想,我覺得王靖雯很像高達《斷了氣》裏的Jean Seberg。在一部戲中能表現出charisma,而又能被王家衛很適當地發揮。如果投最佳女演員,我願投陳沖一票。以表演來說,她做到一個很難做的角 色,支持了全片。就語言影響演出方面,我想起林奕華談葉玉卿。我沒有看過廣東話版,但他看過,他說葉在《紅玫瑰白玫瑰》的廣東話版演出好得多,但我從她國 語版的表現,完全難以想像。但對於陳沖而言,相信要建基於她的國語版。
兆:我看的是粵語版,我覺得葉玉卿好過陳沖很多。聽李焯桃說陳沖在國語版演出好很多,所以也有興趣想看看國語版。有時我們評價一個演員,受很多因 素影響,例如一部戲是否現場收音,假如事後配音往往distort了一個演員的演出。再說王靖雯,我選王靖雯的原因和梁朝偉一樣,我想起上一年的演出,最 印象深刻的是王靖雯。
登:王靖雯在《重慶森林》無疑是一個很bright的演出,但正如其他人講,她的表現未到水準,演技上亦有很多差錯,情況和吳倩蓮相似。吳倩蓮 在每部戲都有頗高水準的演出,但每部戲的角色都掌握的不太清楚,沒有她自己獨特的詮釋,特別在《等著你回來》。那是一個度身訂做的角色,但她其實未能借此 脫穎而出,特別她做不出被鬼上身以及自我主宰兩個角色之間的分別。相較之下,我看《紅》片的陳沖,雖是粵語版,有語言的隔閡,但她對角色掌握非常準確,而 且恰到好處,比她以往的電影進步了很多。《紅》片除了攝影、美術,是陳沖救了整部電影。假如一個女演員能做到這個地步,我覺得她是最佳女演員。
德:我正在王靖雯及吳倩蓮之間考慮。剛才亦有人提及actress和star的區別,王靖雯很明顯是star,她在《重慶森林》project出 一種charisma、一種personality。但放射出魅力和個性並不是容易的事。不少人可能有錯覺,做明星只需在佈景前自然流露,其實不然。做明 星亦需要一種skill,一種craftsmanship,例如瑪麗蓮‧夢露,沒有人會頒獎給她,但當時代一過去,大家又會覺得她值得一票。所以我會投王 靖雯一票。
卡:相信大家的觀點都已說清,環繞的人物都在那兩三個,大家可以投票。
(編按:投票結果,陳沖及王靖雯獲最高票數,但亦有棄權者,故二人均未超過半數。進行第三輪投票時,陳沖始勝出,成為“最佳女演員”得主。)
四 最佳導演 (登徒整理)
(編按:“最佳導演”一項提名名單,包括陳嘉上,代表作有《飛虎雄心》和《錦繡前程》、《重慶森林》及《東邪西毒》的王家衛、《重案實錄O 記》的黃志強、《國產零零漆》的李力持及周星馳、《非常偵探》的方令正、《晚9朝5》的陳德森、《運財童子》的陳會毅、《都市情緣》的劉鎮偉、《屯門色 魔》的查傳誼、《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的錢升瑋、《梁祝》的徐克及《伴我同行》的高志森。)
第一輪討論
卡:現在是第一輪最佳導演的發言。
舒:我個人頗喜歡《錦繡前程》,它像是《難兄難弟》的remake,而且很完整,人物很生鬼,以港產商業片已很突出。陳嘉上雖然一向弱於視覺映射,但《錦》卻活靈活現的呈現出九四年港人的現實面貌,而且頗為正面,女主角梁詩敏和陳妙瑛,亦運用得很好。
超:《重案實錄O記》比《重案組》更好,李修賢的員警世界更可玩味。黃志強今趟更得心應手,員警O記、投訴科及匪幫三方面的角力,拍得很好看,商業片而言已很不錯。
登:我認為《錦繡前程》比《飛虎雄心》好。陳嘉上在描寫現代人的市儈功利,及良心發現上,張國榮的角色有血有肉,而且看得出陳嘉上在每場戲皆下過 心思,儘量不落俗套。另外,《國產零零漆》中李力持在敍事結構上控制嚴謹,在天馬行空和插科打諢的搞笑方式中有節制,能配合周星馳,把他的黑色幽默拍出 來,雖然李力持過往水準飄忽。
雄:我補充一點,《國》的李力持有大躍進,港產片所欠的黑色幽默,今趟很灑脫的出現,雖然不能擺脫大男人的缺點。不過論導演的功力,《國》是很好的。
雋:《國》的導演名單上還有周星馳。周星馳與李力持的影響孰多孰少,不能分曉,但非常同意,《國》很有節制和並不bad taste,在商業鬧笑片中,《國》高了一個層次。
陶:我也想談《錦繡前程》。我認為編劇很準確,張國榮的浪子回頭,是導演陳嘉上發乎真心的筆觸。香港導演很少懂得處理此種面對友誼而回心轉意的角色,陳嘉上做到了。
樸:我想談《運財童子》,導演陳會毅的書本理論和電影知識比很多導演為少,但《運》種的小市民人情世故和心理矛盾,觀察得很深入,而且拍出很舒暢的感覺,這在港片中已很少見,除了末段因商業的元素而妥協了,變得很大路外,《運》是值得肯定的。
蒲:《屯門色魔》裏查傳誼的拍法、處理並不荷裏活,比如李家聲奸殺女人一場,和陳國邦險些捉拿李家聲一場,是非常突出的。
超:我覺得《屯》的幕後製作別具一格之處,是把新聞時事結合電影工業,即發生即拍攝,對社會產生很強的衝擊力。雖然查傳誼拍得倉促,卻拍出屋村的獨特世界和困境。
舒:雖然港片在九四年像在走下坡,但剛才各位提的導演卻個別的有出色表現。以《運財童子》為例(打手明月注:由下文看,此處應為《屯門色魔》之誤。), 它的確是一個精彩的庶民電影,甚至查傳誼在如此局限的環境,仍然把很多場面拍得很好,尤其能掌握香港的地理環境,拍出屯門的屋村迷宮味道;錢升瑋的《霸王 花》成績很差,不過在《正月十五》卻比《七月十四》表現更好,野心更大,浪漫氣氛結合恐怖及愛情類型;劉鎮偉在《都市情緣》雖明顯受王家衛的影響,卻是正 面積極的,看得出他對自己有很多要求,對電影技巧、對題材的反思、對結構,亦有很大進步。
桃:我補充《都市情緣》,劉鎮偉一改以往駁雜的風格,在此片的視覺風格強烈而統一,是令人驚喜的。至於陳嘉上的《錦繡前程》和《飛虎雄心》,陳 嘉上的視覺觸覺並不強,但他卻勝在充分掌握了戲劇元素,每場戲皆恰到好處和準確,很有分寸。《飛》多了一點,是拍的時候非常雀躍,多了一種由興奮而來的能 量,《飛》是導優於編,《錦》是編優於導。
波:《運財童子》作為庶民劇,確有其重要性,但質素並不高,這是美中不足的。
卡:現在我們可作第一輪最佳導演的投票,接下來開始最佳電影及推薦電影的第一輪補充發言。
漢:我為《晚9朝5》說些話,港產片描寫人物一向概念化及虛假,《晚》講香港社會、講人物血肉很直接。
超:陳德森在《晚9朝5》有種拍自己喜歡素材上的興奮,他的處理功不可沒抹。
樸:《運財童子》的人物有血有肉,亦拍得很有能量,以陳會毅的水準能拍出此種庶民劇,是完全基於天份的。
陶:在此階段看看能否補入《達摩祖師》,雖然此片的拍攝條件並不充分,戲劇推展和導演的駕馭能力兩方面,亦很重要。
蒲:此階段並不適宜再補入新片。
卡:看《晚9朝5》亦頗感動,每個角色亦有真實感,拍得很像docu-drama。
桃:比較起《晚》和《運財童子》,《運》是部更具有血有肉的“人”戲。
舒:我想借此機會,為某些名單上的電影說些反話。名單上的導演,很多皆有突破自己之處,但徐克的《梁祝》卻一直無突破。港產片一向因循的採用的生硬喜劇手法,完全可在《梁》的上半部找到,那種硬滑稽叫人很不舒服,大部分在原作上的改動,都並不成功,而且比原作差。《梁》不僅是毫無突破,而且是過譽的。此外,《伴我同行》雖不脫高志森粗疏的弊病,不過卻是他很花心機的作品,很能重現五、六十年代,那種單純的世界。
(編按:第一輪投票,選出十名入圍角逐“最佳導演”名單,順票數次序為王家衛【《重慶森林》、《東邪西毒》】、方令正【《非常偵探》】、劉 鎮偉【《都市情緣》】、錢升瑋【《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李力持、周星馳【《國產零零漆》】、陳嘉上【《錦繡前程》、《飛虎雄心》】及查傳誼【《屯門色 魔》】。接下來的第二輪討論,本應繼續環繞“最佳導演”一項,但由於討論內容,很多與最佳影片分不開,故在第二輪投票選舉“最佳導演”時,一併連“最佳影 片”也選出,以節省時間。)
五 最佳影片(登徒整理)
雄:我關心電影尋找情感狀態的深度,用這個角度看《重慶森林》,我頗為挑剔,因為感情流露只是點到即止。林青霞在金城武傳呼台留訊息,感情剛開始 便完結。第二段裏梁朝偉對周嘉玲的迷戀,只是透過衣物表現出來,梁一而再的對物件說話,很造作;梁對王靖雯的感情亦很被動,雖然梁與王發展下去被不知不覺 的換了衣服,導演成功運用dress code,但也僅止於此。《非常偵探》無疑是概念先行,但感情卻有更細緻的地方。
申:我同意張偉雄對《重》的挑剔。最佳影片/導演/編劇我會全投棄權,因心目中並無最佳電影、導演及編劇,但若一定選亦選《重》。我認為王家衛是個工藝化(擺款)的導演,但內裏有不足亦有可觀性,這是整體從劇本、影像來衡量王家衛而言。
雋:作為導演,無論影片以內以外的東西,王家衛的才華都是應被肯定的。《東邪西毒》較合乎我心目中最佳導演的要求。
桃:若說王家衛“擺款”或工藝化,中外許多導演你若不喜歡,也可能覺得是擺款。
申:張偉雄與羅維明皆認為王家衛處理武打的快或慢鏡有其實驗性,我並不同意,我當然不認為他絕對“一無是處”,但這正是他取巧或擺款的地方。王家 衛並非可以簡單界定的導演。影評人不要太過分姑息有才華的導演,因為以往有很多錯誤的例子。若我們愛護王家衛,應更實事求是地評價他。
雄:我並無提及王家衛的武打處理。
桃:我認為羅維明指的並非處理武打的實驗性。我認為基於影評人對港片的投入程度,及觀看的次數,很直接影響對導演的定位。古兆申從國際角度來看王 家衛,可能會認為影評對他是過譽,但我們應該從香港的角度看。本地每年幾百部電影,王家衛絕對超班,他的質素從世界水準來看,是未可知。但本地的“過 譽”,極可能是一種平衡。以往有些被“過譽”的導演,現在水準低落,其實關係不大。評論對創作的影響實不比票房、製作、老闆要求等等為大。我拒絕負上評論 令導演創作走下坡的責任。至於扮嘢或擺款的指摘,我相信任何走風格化路線的導演,或相當自我的導演,若不被人接受,皆有被指摘自我沉溺、空洞等等的可能 性,但剛才就算反對他的人,亦承認他有其獨特而出眾的地方。
陶:我對最佳導演有兩項要求,首先是他對整部電影有沒有駕馭力,另外是他有沒有自己的話要說。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及《重慶森林》,《重》只是很技術的表現,很簡單方式說很簡單心情,《東》則說些很複雜感情,我會選《東》為最佳導演。
雲:我認為王家衛並非大師,但放在香港,便得看他的創作水準及視野。王家衛有盡導演的責任,及有心作不同的嘗試,這點應該考慮。
舒:我贊成李焯桃的意見:王家衛在世界電影的定位完全是out of context的,推崇他的人亦非因他曠古絕今。我認為《東》比《重》優勝。《重》比較風格化,而且到了第二段末,整部電影有點被王靖雯帶了開去,結尾亦 不成立:王靖雯性格不可能去了當空姐,她回來與梁朝偉再續前緣,是很牽強的,反而前段提及萍水相逢的擦身邂逅,便餘音嫋嫋得多,而且時代感比第一部分更 強。《東》的主題是不同形式的作繭自縛,兜兜轉轉的結構是創作技巧,手法有點像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的《怪房客》(The Tenant),但在人物相互間卻有變奏和不同的深刻度。王對感情的投射是很深刻的。但當然還要看接收水準,你接收不足或不夠,亦不應至於全盤否定。 《東》可能並不完整,但王家衛每部片皆如是。
桃:王家衛每部片皆不完整,正正是他的特色,如《阿飛正傳》以未完之完來結束,竟非常恰當,又如《重》上半段,就在感情有所提升的時候便完結,有 餘音嫋嫋效果,反而下半段以梁、王有所發展而結束便有點牽強,但我們亦不需要以寫實角度考慮王靖雯作空姐的合理性,因王家衛只是借類型來說自己的話。
卡:我認為一個作品成功,不下於兩方面:其一是形式上有開創性,其二是感情思想能感動人,但《東》花這麼多的角度形式,卻不能感動我,形式上的 多樣化,反而令我有點疏離,與感動南轅北轍。《重》則感動我,一件作品不是要理解,而是去感覺。《東》無疑在運用聲音上有突出之處,但整體應怎評價,我仍 有很大疑問。
申:按照剛才的前提,王家衛既然是個風格化的導演,是不應只以平常心視之。《東》的主題既然是“作繭自縛”這樣新穎,但我卻看不到在重複之中如何 層層深入,而對主題有何發展。至於世界水準的問題,若我們對電影及導演有要求,這可是一種評價角度,事實上,他也去參加世界上各大影展,意味著他有意欲與 世界電影爭一日之長短。從閱讀角度,許多影評人都帶有很多主觀心態去看王家衛。
桃:我不反對用國際角度,我只是反對借用國際角度來貶低他的成就,就算以國際角度,他與世界上其他一線導演亦有可比之處。
漢:我認為他影像上非常風格化,至於一些重複的主題如時間及失去的愛等,在《重》都較突出。我喜歡他的電影具有幽默感,如《旺角卡門》及《重慶森林》,是顯然的較自然輕鬆,可惜王家衛在技巧上很高,但作為作者的內涵方面似有不足。
金:《東》在現今工業制度下很難得,他是用很實驗及不妥協的方式拍一出劇情片。
孚:自從《旺角卡門》後已無人再能以平常心對待王家衛了。今年王罕有地兩部電影出現,更容許比較,這是一個對王家衛有趣的探討。我自己較喜歡 《重》,是因為能投入及置身於電影的環境,以及對明星如林青霞的駕馭,王靖雯的眼前一亮等等,都很可喜。但《東》卻叫人無法投入,甚至有點厭煩,比較上難 以感覺他傳遞的訊息,亦如羅卡所言,無法被電影中的人物等所觸動。
陶:我已看過《東》四遍,亦打算再看,主因仍是《東》是一個對觀眾及影評人的觀影挑戰。有許多人不明白他為何這樣拍這樣一出電影,故無法投入而 影響感性上的接收。但冷靜分析,你會發現他用了很多新的電影技術,而更重要的是,他在鋪排感情,挖掘人物關係中下了很多功夫,故我認為《東》的王家衛應是 最佳導演。
桃:討論至此,相信無人反對《重》較易理解及討好,感性上亦有共鳴,在觀影樂趣而言,《重》亦較優勝。但《東》卻儼如一出大銀幕的實驗電影,若對 實驗電影而採用“能否觸動觀眾”為衡量優劣的指標,恐怕此電影必定要吃虧。實驗電影是針對媒介的實驗性而作的,這是兩種很截然不同的標準。但可以肯定, “觸動與否”並不是唯一的標準。
申:再一次反對林紀陶所言,要用耐心及看數遍才可以看懂《東》。我覺得此片是一眼睇盡,亦反對李焯桃說《東》是實驗性。這片若從電影史的角度來 看並無實驗性可言。或者你可以說,這是王家衛個人的實驗,但評價作品只能看成果,作者可以作很多實驗,但都是失敗的實驗,邏輯便是這樣。
玲:有朋友提到王家衛電影缺乏內涵,但我認為有“內涵”與否並不重要,他兩出電影最重要的地方,於我而言便是有很大的觀賞樂趣,看到《東》、 《重》而發現香港仍然可以有人以此方式拍電影。當然,如古兆申言,放在國際電影的範疇來看,並沒有太大突破性,但與其他世界同時期的電影相比,他的兩部電 影都有很強生命力,這是我絕對肯定的。另一方面,我較為喜歡《重》,很多朋友認為這是小品,所以容易處理,這是我一直不同意的,我認為《重》在兩片中較佳。
德:我堅持王家衛的電影很有內涵,由《阿飛正傳》至《東邪西毒》,每個人物都有自己敍事方法的空間,有自己的背後故事,亦非以單一直線敍事方式,而是多層次的敍事空間,這對我來說已是內涵。
波:我亦認同兩片有內涵,但《東》可以很理論的來閱讀,亦可分兩種層次閱讀。其一是王要說的話,其二是王對香港類型電影的看法,兩者互相交疊,由於極其不同,亦構成觀賞閱讀上的障礙。
桃:我覺得實驗性不可抽離本土電影的脈絡來說,正如王對武俠片類型的實驗,在世界其他地方亦難找到。
舒:有些電影並非以感性的方式去觸動人,但每個人的接收方式並不一樣,以“觸動”人與否來衡量一部電影,並非絕對的標準,正如《伴我同行》亦觸動 我,但並非我心目中的好電影。此外,“內涵”並非道理,亦非題旨或金句。在武俠片類型而言,他採用金庸的人物,但亦帶有顛覆性,因他取的並非兩個重要的人 物,大造文章後又無歪曲金庸小說對角色預設下的發展及人物精神,這很有趣。武打場面集以往的大成,但並非像過往電影為武打而武打,每場戲打的方式都能符合 不同人物的個性及背景。以往的武俠片有點像色情片,發展至武打場面便一切停頓下來。《東》還對港片近期常見的一種類型有顛覆性的處理,那就是gender bending,這項題旨在港片很少發展到心裏分析的層面,《東》片卻做到了。我們說這電影具實驗性,是說它利用類型的表面,而顛覆了此類型。就算是製作 模式亦如是,他用大卡士製作,但他拍出來完全不符合大製作的要求,拍出來是爛衫戲一部,兼孤寂沙漠佈景,作為評論必須看到此點,才明白此片值得珍惜及肯定 的地方。
漢:所謂內涵並非人生大道理,而是對人的處境有新鮮有趣的看法,我同意王家衛有相當的實驗性、個人風格及技巧,但人物及處境都流於概念化,就如林青霞及金城武等便是一例,從他們身上看不到人生的處境。
申:剛才你說的爛衫戲及武打,王童的《策馬入林》已有前科,而且在思想深度及完整性兩方面是更優勝的。我不認為它的武打場面,每一場處理有何不同。
金:很高興從加拿大回來,聽到許多不同的意見,但我認為藝術始終不能用太肯定的眼光去看,透過討論可以有不同的角度看一件事物。正如舒琪而言,各人怎樣評價一件事物,很大程度受各人的價值及背後所受的影響而決定,但不要因不同意見而要把人踢出局。
桃:現在只是各抒己見,把自己看到的分享討論。大家都具獨立思考,只不過希望討論的更清楚,有些地方只是理念上界定清楚,絕無針對排斥某些人。
卡:《東》並不是一部差的電影,但假如真正有多樣化的內涵,比如武打、顛覆、聲畫等等,是否一次觀影已清楚,是否需要討論後再引證,是否真如在座所言,有許多豐富內涵可以深入細味?這方面我表示懷疑。若不是一、兩次可以感受得到,那電影又是否流於理念化?
桃:正正是世界上有很多電影並非一、兩次觀影可看透,正如《去年在馬倫巴》,當年大多數人看不懂,漸漸才被肯定,《東》並非一定如此,甚至若它要 令人看很多次,可能是失敗的。我是對“有所感”作為標準有所保留。至於概念化問題,正正是從寫實的角度的要求,《重》偏偏並非走此路線,人物只是符號,問 題是這些符號能否帶出一些新意義?若做得好,有共鳴便足夠,而並非需要演員有一定可信的演出,才可以說是好的。
漢:問題是概念上有沒有新鮮的意義。《重》在觀賞上有樂趣,卻並非深刻。
(編按:接下來的投票,是投第三輪的“最佳導演”和第二輪的“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一項,第二輪投票時,《重慶森林》領先《東邪西毒》一票,但因未過半數,要進行第三輪投票,但投票結果,《東》片卻以二票之數,反勝《重慶森林》,成為“最佳導演”得主。
“最佳影片”一項,第一輪投票選出十部入圍作,分別是《重慶森林》、《東邪西毒》、《非常偵探》、《運財童子》、《都市情緣》、《錦繡前 程》、《晚9朝5》、《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飛虎雄心》及《紅玫瑰白玫瑰》。第二輪投票,《重》片與《東》片同票,要再作第三輪投票;最後由《東邪西 毒》勝出。
大會隨即再投票,決定餘下的九部“最佳影片”入圍者,是否順次成為年度推薦電影,結果以簡單較多票數方式,選出六部,分別為《重慶森林》、《非常偵探》、《運財童子》、《都市情緣》、《錦繡前程》及《正月十五之一生一世》。)
至是各項大獎得主均順利誕生。整個大會討論時間長達六小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