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 發表於: 星期五 十月 14, 2005 12:07 am 促膝長談討論區
「 歌劇魅影」與「夜半歌聲」
“Fandome de 1’Opera,” (法文:歌劇魅影) 曾多次被改編為電影,最轟動的便是2005年的最新版本。在1937的中國,恐怖大師馬徐維邦曾改編此書拍攝「夜半歌聲」。1994年,香港于仁泰根據「夜半歌聲」重拍了「新夜半歌聲」。”魅影” 這樣西方式的奇情異想人物居然也有來自中國的異族兄弟,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但中國“魅影”卻和西方“魅影”大異其趣!西方“魅影” 雖然因為自己容貌缺陷而躲在歌劇院的暗處,但他有極強的侵略性,妄想控制整個歌劇院,包括控制他的愛人。他可以為愛不惜付出任何代價,甚至傷害他人的身體,最後的悲劇是他自己造成的,他自己選擇了命運。中國“魅影”則完全受到命運的擺佈,他的本性是善良的,因為得罪權貴而導致劇院被燒、失去容貌,也失去整個表演事業。他選擇躲在歌劇院暗處獨自黯然神傷,不敢面對自己的愛人,還要別人假扮自己去安慰愛人。他對自己周遭的一切失去了信心,也失去了再愛的勇氣。
「歌劇魅影」
上個月我去台北西門酊看了電影版的「歌劇魅影」,最大的收獲是終於看懂了原劇中許多配角之間的對話,也把故事的細節弄得更清楚。此片導演為喬舒馬克 (Joel Schumacher) ,安德魯洛伊韋伯 (Andrew Lloyd Webber) 擔任製片和編劇。主要演員為傑瑞德巴特勒 (Gerard Butler)、艾美蘿森 (Emmy Rossum) 與派屈克威爾森 (Patrick Wilson)。
我於1995年在紐約百老匯和2000年在倫敦一共看了兩次現場版的「歌劇魅影」音樂劇。兩次看「歌劇魅影」都不是在旅遊前的計劃中,可以說和此劇非常有緣。1993年時,曾在朋友的介紹下聽了「歌劇魅影」的加拿大版的原聲帶,當時就很喜歡裡面的音樂,並一再反覆聆聽。1995年時和媽媽到紐約玩,在繁忙的街頭四處亂逛,信步經過Broadway時,看到了「歌劇魅影」的廣告看版,我提議,既然來到紐約,不如看場秀吧!「歌劇魅影」又這麼有名,媽媽欣然同意,於是我們就買了下一場的票進去。 印象中百老匯的歌劇院一點也不華麗,比電影院好一些,感覺很平民化。我們買了很前面的票,記得當年約是60-70元美金左右一張,舞台近在咫尺。不過當時年紀輕,第一次現場看戲劇演出,又受限於英文聽力,實在是似懂非懂。當然可以理解這是個二男爭一女的故事,也依稀能夠感受到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恨情愁。不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被 “魅影” 那哀怨、淒涼的歌聲震攝住了!,雖然無法認同他對愛情的態度和做法,但仍對他充滿同情與憐憫。儘管CD已聽了N遍,還是不能跟現場演唱相比,“魅影” 的歌聲在我耳邊三日繞樑不絕,演員的歌唱功力可見一般。當年我沒買場刊,節目表早弄丟了,也從沒研究、分析過那個劇團或卡司的版本較好,所以我實在不知道現場看的版本與倫敦原版相比孰優孰劣。不過第一次看「歌劇魅影」是真的很感動、很令人難忘。
兩年後,「歌劇魅影」至我當時求學的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巡迴演出,我沒去看。但剛好人文藝術課的教授要我們寫一篇看現場表演 Live Performance或參觀美術館 (博物館) 的心得報告,我就為此劇寫了篇觀賞心得,各位若不嫌棄可以隨便看看。
Grace Chou
Culture Art Paper
Live Performance
Dr. Dann
July 25 1997
I watched the Broadway musical,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in New York two years ago. This musical was adapted by Andrew Lloyd Webber in 1982 from the original novel, “Fantome de 1’Opera.” I was very curious about this famous musical before I saw it because I had listened to its soundtrack recording for many times.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comes to Columbus once every two years. However, people can see it every day in Broadway, New York.
In the opening of the musical, the stage looked dark. A man was talking in the background. Its was the prologue, “The stage of the Paris Opera House, 1911”The speaking was an auctioneer. He said, “Lot 666, then; a chandelier in pieces. Some of you may recall the strange affair of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 mystery never fully explained…Perhaps we may frighten away the ghost of so many years ago with a little illumination, gentleman?” The auctioneer was speaking on stage of the Paris Opera House in 1911. He introduced new electrical wiring for the chandelier and reminded people of the unusual chandelier fell on people many years age in the Paris Opera House. Rumors claimed the Phantom pushed the chandelier down to the stage.
After the prologue, the overture began. The prologue sounded mysterious. After I read the Chinese edition of “Fandome de 1’Opera,” I found out that the falling chandelier was a real incident in the history. It was an accident in the Paris Opera House in 1896. This novel was inspired by the accident. The opening was powerful and seductive. It received the entire audience’s attention.
The show developed depicting a love triangle between Eric, Christine the opera singer, and Raoul. Eric was a very ugly man and always put a mask to cover half of his face. He lived underground beneath the opera house. He roamed in the opera house and disappeared right after others saw him. Some of the people in the Opera House never saw him, they just heard his voice. He often disturbed and even murdered people in the Opera House. To most people in the opera house, he was a ghost. They called him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He could hide himself without people seeing him by operating the entire opera house. He was deeply in love with the opera singer Christine. He taught her how to improve her singing and he claimed he was “The Angel of Music.” He took her to where he lived, under the opera house. Christine, however, was in love with Raoul, but always being very nice to Eric. In the end, Eric let Christine go with Raoul and cried for his lost love alone.
Eric was a self-contradictory character. He was a combination of angel and devil. When you heard his beautiful voice, you would believe that he was an angel. When you saw how he disturbed the opera house and the way he treated others, you would believe that he was a devil. Eric felt inferior because of his ugly face. According to “Fantome de 1’ Opera,” many people insulted him including his parents. He lost his own identity due to his hatred toward the world. Therefore, he committed crimes to protect his weak personality. He withed Christine would love him despite his ugly face. However, he only frightened her. Eric’s life was a tragedy.
The setting of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was beautiful. I could understand the story well because the setting on the stage had perfect transitions from one scene to the next scene. In the scene of “Masquerade,” the stage looked extremely gorgeous. The lighting and the sound system were awesome. Although the performance was fully entertaining, it successfully brought the audience into the age of Romanticism. Artists, singers, dancers, young men and women dressed gorgeously with masks on their face. They drank and partied until midnight. For them, the purpose of life was seeking entertainment.
Eric’s singing was the most moving part of the show. His singing was touching, passionate, tender, seductive, mysterious, powerful, invasive, violent, wretched, evil, pitiful, pathetic and sympathetic. He almost made me cry when he sang his lost love. His singing surrounded the theater. Sometimes I could find Eric’s voice behind or around me.
It was been two years since I enjoyed the show. The music and the setting of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re still in my mind especially the singing of Eric. I hope I would like see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gain in Columbus this August.
2000年的夏天我和父母曾一起參加英國深度之旅十天,行程早被旅行社安排好了,我並沒多大機會自由行動,第二次觀賞「歌劇魅影」就是在這樣的情況發生,票都已被訂好了,不去看還浪費了呢!但座位安排得有夠差,坐在樓上看也就算了,還坐在二樓前第一、二排,要拼命將身體往前傾才能看得清楚舞台。當時我的英文聽力比1995年時好得多,台詞和歌詞都聽懂了不少,但從頭到尾我都緊绷著神經,看得一點也不舒服,感動自然是有限的。
音樂劇作曲家韋伯不愧懂得全球化行銷,2005年推出「歌劇魅影」的電影版,讓全世界許多聽過劇中經典歌曲,卻無緣沒看過音樂劇版的觀眾們湧入電影院內一探究竟。對觀賞過現場表演的觀眾們則是透過電影,再一次重溫舊夢。但我再也找不到當初的感動了!「歌劇魅影」的確是比較適合用舞台劇的方式來呈現,但也或許是電影拍攝手法的問題,電影版完全失掉了原劇的神秘與懸疑之美。音樂劇版中,“魅影” 在舞台背景之間穿梭,大部份時間觀眾都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就算坐得再前面,你也不見得看得清 “魅影”,每一幕我們都在尋找 “魅影” 究竟躲在舞台何處,很大的程度增加了 “魅影” 的神秘感和觀賞的趣味性。但在電影版中,“魅影” 一點也不神出鬼沒,一切都被觀眾看光光,那還有什麼意思?
知名影評人藍祖蔚曾在他寫的電影筆記「魅影二歎」中指出電影版中兩男一女之間的愛情故事發展太突然而不合理。其實在許多戲劇表演和經典文學作品中,男女主角之間的一見鍾情常常發生,愛情就是那麼回事,也很難說合理不合理,但男女演員的演技將決定他倆的愛情是否有足夠的力量說服觀眾。在音樂劇、歌劇和舞台劇中,現場觀眾不一定能看清演員的表情和眼神,但演員的唸白、唱腔與肢體語言將是重要的關鍵。在電影中,表情和眼神又比唸白、唱腔與肢體語言更重要。電影版中演員的歌聲少了原劇中氣勢磅礡或低迴不已的韻味,相互間眼神的交流也不夠,令我無法入戲與他們一起為愛跌蕩起伏。
佈景也有同樣的問題。原劇中,當 “魅影” 帶著Christine在地下湖中撐船通往他居住的密室時,舞台的燈光昏暗,燭光的點綴將舞台襯托得地十分夢幻,彷彿置身仙境,更顯得魅影的容身之處原來別有洞天。而且因為舞台跟觀眾有些距離的關係,令我們無法將佈景的細微處看得一清二楚,反而成功地創造了神秘與朦朧之美。但電影版中同樣這一幕卻光亮無比,觀眾可以清楚看見佈景中的細節,完全沒有表現出夜的靜謐與魅影的神秘。再說到那個大吊燈,整個故事就是被歌劇院的大吊燈牽引出來的,也是全劇最重要的“噱頭”。劇中當魅影大鬧歌劇院時施法讓大吊燈墜落,觀眾們嚇得四處逃竄。身處歌劇院的我們,也親眼目賭做為舞台道具之一的吊燈突然傾斜,作勢要掉下來的樣子,雖然明知道吊燈不會真的掉下來,大家還是吃了不小的驚嚇!頗有身歷其境的感受。電影版中的這一幕當然是演出來的,觀眾完全是旁觀者,真實感就大大地打了折扣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音樂,音樂是「歌劇魅影」最重要的元素,我還未聽過莎拉‧布來曼的英國原版 (Original London Cast),我所收藏的CD是加拿大版的 (Original Canadian Cast),最喜愛的歌曲是 “Think of Me,” “All I Ask of You” 和“Music of Night”。我從小唱合唱團的高音部,最愛飆高音,但 “Think of Me” 後面Christine的高音部份我是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唱得上去的。韋伯利用古典歌劇、搖滾樂和流行曲風打造了這些歌曲,確實很好聽,又好學易記,在全世界被傳唱不歇,奠定了「歌劇魅影」的經典地位。電影版中採用新秀的演唱,不知怎麼就是少了點味道。女主角甜美有餘,深度不足;“魅影”的歌聲也不夠哀怨動人,聽了不會令人想掉眼淚。
也許你會說,拿音樂劇和電影兩個版本互比,一點也不公平,他們的表現方式本來就毫不相同。那也說得是!不過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歌劇魅影」的電影版還未能超越音樂劇的格局。不過我幾乎也可以確信,「歌劇魅影」會不斷地被繼續改編重拍下去…對還未有機會看到現場音樂劇的觀眾們,電影版還是值得一看的。
除了舞台、佈景、表演和音樂,到底「歌劇魅影」的故事有何吸引人之處呢?華麗的包裝之下,它本質上奇情、詭譎、通俗、煽情,韋伯深信任何年代的觀眾都會被這樣一個故事吸引,關鍵就在於你如何包裝它。「歌劇魅影」是韋伯繼「貓」之後的鉅作,來自英國的他在美國百老匯靠這兩部劇取得藝術和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從1988年在倫敦英女王歌劇院的首演開始,迄今已經紅了17年。「歌劇魅影」音樂劇改編於法國同名小說 “Fandome de 1’Opera,”,作者為卡斯頓‧勒胡 (Gaston Leroux, 1868-1927),出生法國,是一名記者,也是連載通俗小說家。勒胡生性喜愛冒險,記者的身份讓他善於追根究底,具備抽絲剝繭的本領,也有機會四處旅行,這些他都將之發揮在寫作上面。勒胡還寫了不少偵探小說,其中傳世最廣的就是 “Fandome de 1’Opera,”,此書在勒胡風燭殘年時才因為好萊塢將故事拍為默片而暢銷。勒胡根據1896年法國巴黎歌劇院大吊燈無端墜落砸死人的新聞事件,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寫成了這部小說。全書吸引人之處不僅是 “魅影” 這個角色被塑造成功,還在於作者在故事中化為第一人稱,經過一連串的追查,最後證明 “劇院之鬼” 確實存在的經過,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充份享受和作者一起調查事實真相的參與感,此一特點是原著小說比音樂劇更勝一籌的地方。我希望日後如果有人重拍「歌劇魅影」能採用原著這種敘事觀點來拍攝,這將大大加深它的趣味性。原著的結局也比音樂劇和電影更合理些。最後“魅影” 選擇與愛人、情敵一起同歸於盡,很符合他一貫的所做所為。但音樂劇和電影中的 “魅影” 最後被愛人深情的一吻融化,把愛人和情敵都放走,獨自為愛黯然神傷,這 “轉性”就未免太大、太煽情了一點。
主角 “魅影” 名叫Eric,無疑是全書中最關鍵的人物。他自卑,為了掩飾自己可怖的容貌,他躲在歌劇院的暗處,連在他心上人面前也不肯以真面目示人;他自大,不斷地做出許多莫名其妙的事來引人注意,只為了證明自己無所不能,是位身兼作曲、歌唱、魔術和機關操作的天才;他狡詐,利用人性,把歌劇院的工作人員和觀眾玩弄於股掌之中;他殘暴,為了控制歌劇院,不惜傷人、殺人。他痴情,愛得徹徹底底,可以為了得到女主角而不擇手段。在音樂劇和電影版中,女主角Christine曾直斥其非:「你這人殘缺的不是你的容貌而是你的靈魂!」這個介於天子與瘋子之間的人物,令人不禁為他掩卷歎息,為他可憐可悲!
「夜半歌聲」
去年年底,我參加了台北光點之家的「鬼魅影展」,有幸觀賞了1937年的珍貴影片「夜半歌聲」(可惜的是,影展一共播放了「倩女幽魂」四個版本,卻忘了用「新夜半歌聲」來和「夜半歌聲」做個古今對照。) 此片由馬徐維邦導演,金山飾演男主角宋丹萍,胡萍飾演女主角李曉霞,施超飾演第二男主角孫小歐。這可能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古老的電影了,覺得很新鮮很有趣!全片是黑白的,因為年代太久遠,影片的畫質和音效有一些瑕疵,但還不致於對觀影造成障礙。影片一開頭就對著一個大宅門牆招標通告來了個長達數分鐘的特寫,通告上寫著民國15年,可能是劇院這塊地準備要被賣掉了。整個劇院殘敗得可以,配合著四面八方傳來的詭異聲音,加上門後閃過窺看的身影,人們匆匆關門開門等的烘托,使劇院在黑夜中看起來顯得鬼影幢幢,導演對氣氛的營造確是一流。劇院的提燈老人 (也是男主角宋丹萍的老僕) 長得很可怕,可以說是中國版的鐘樓怪人,說話和笑聲都令人毛骨悚然。哇!連老僕都那麼恐怖了,那主人不知有多恐怖?接著牆上出現巨大的身影,宋丹萍的歌聲響起,女主角李曉霞白衣長髮慢慢悠悠地在窗口聽著夜半歌聲。我覺得女主角長得並不清秀可人,略嫌俗艷了些。她直勾勾望著前方的眼神,還挺可怕的!讓觀眾深深地覺得她真的是瘋了!我很喜歡這種用周圍環境和配角烘托的手法,這會讓主人翁更具懸疑與神秘感,還未出現就先轟動!接著劇團一行人乘著馬車前來,在劇院落腳。我注意到他們行動的畫面常常以快動作處理,很有默片的感覺。
全片由劇團團員孫小鷗和宋丹萍的邂逅帶出整個故事。宋丹萍被毀容後躲在歌劇院裡,不敢和心上人曉霞見面,每當月圓時出來唱歌,撫慰愛人的心靈。認識孫小鷗後,覺得孫是可造之材,便教他唱歌,還要孫假扮成自己去安慰曉霞。西方的 “魅影” 從小就容貌醜陋,被來就沒有得到女主角的愛情。中國的 “魅影” 是後來才因故被毀容,雖已得到過女主角的愛情,卻不敢再面對愛情,因此「夜半歌聲」成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宋丹萍教孫小鷗唱歌,並假扮自己去安慰愛人的作法,為免太自傷自憐、自欺欺人,但其本性還不算太壞,對他人沒有什麼攻擊性和侵略性。但不知道是不是那個年代的中國人還不會演感情戲的緣故,男女主角之間的對手戲演得生硬而不自然,當我們在戲院裡聽到孫小鷗用慷慨激昂的語氣喊出:「我是多麼地愛你啊!」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由於此片背景設在軍閥時代,宋丹萍這角色被塑造為一位革命份子,更由於拍攝期間大約在對日抗戰初期,因此電影中許多人、事、物也都跟愛國扯上關係。李曉霞的父親以宋為革命份子的理由反對他們交往,孫小鷗和孫小鷗在舞台上的演出都跟愛國的主題相關,充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愛情,在那種非常環境之下是注定要被犧牲的。
最值得一提的是毀容後的宋丹萍,真的真的非常恐怖!“嚇”果十足!根本認不出是宋丹萍了,而是一個怪物,比鐘樓怪人還駭人!我覺得這個版本的“魅影”是毀容毀得最徹底的一個!音樂劇「歌劇魅影」中的 “魅影”大部份時間都戴著遮住半邊臉的白色面具,後來雖被女主角扯下來,我在現場根本看不清他有無毀容。觀眾雖能看得清電影版中的 “魅影”的毀容情況,但那程度實在是普通得很,小case!。而我待會要談的「新夜半歌聲」中的宋丹萍,就介在中間,他左半邊臉佈滿了可怕的疙瘩,還認得出是宋丹萍的模樣,並不會很恐怖。
和「歌劇魅影」一樣,音樂也是「夜半歌聲」中很重要的元素。導演很會利用西方古典音樂來搭配劇情,這部已被「中國化」了的東方版「歌劇魅影」,在當時還蠻前衛呢!我記得裡面有一首我很喜歡的小提琴獨奏曲,聽到時不禁耳朵一亮!可惜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宋丹萍演唱的歌曲也是重頭戲之一,主題曲《夜半歌聲》由田漢作詞,洗星海作曲,盛家倫演唱。歌詞雖然很中國,但唱腔卻是西方式的男高音。宋丹萍唱的歌帶有感時傷懷的情緒,不僅流露對革命的理想,對封建社會的控訴;一面又流露對曉霞的思念,對自由的渴望。歌詞含意頗深,但恐怕已很難引起現代一般觀眾的共鳴了。
文章寫到這裡,聽說此片已入圍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中國百部電影” 之一,的確實至名歸。馬徐維邦有這樣的勇氣在保守的年代拍出這麼 “驚世駭俗” 的電影,確實很了不起!他被尊稱為中國的 “希區考克” 絕不是浪得虛名。唉!如果這部電影會發行DVD就好了,許多東西只看過一遍實在記不得那麼多,對這部電影的許多細節我實在無法近一步說明。
時光跳到現代!1994年的「新夜半歌聲」雖然情節上和「夜半歌聲」有諸多雷同之處,但感覺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背景也設在1937年,但表現手法完全90年代了,不再鬼影幢幢,不再講革命,講的是愛情,也同時刻劃宋丹萍被毀容的心路歷程。此片由黃百鳴、李寧與張國榮共同監製,于仁泰導演,鮑德熹攝影。張國榮飾演男主角宋丹萍,吳倩蓮飾演女主角杜雲嫣,黃磊飾演第二男主角韋青。
「新夜半歌聲」中的歌劇院比起「夜半歌聲」中的那座並不如何破敗,但它在被燒前確實富麗堂皇無比,此片的佈景和美術設計還是蠻不錯的。最特別的是它的攝影,發生在過去的情節用彩色來呈現,發生在現在的情節反而用一種退去的彩色 (不是黑白,帶點昏黃) 來呈現,暗示男主角過去引領風騷的輝煌歲月在今日已不復見。不過看這部電影的開場我有一個感覺,儘管此片並不想學前人一樣強調鬼魅,但宋丹萍的老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開始敘述整個故事,太快就把所有的東西丟給觀眾,沒有營造一種神秘的氣氛,讓此片失去了一些觀影的樂趣。宋丹萍畢竟是位傳奇人物,應該要有一個符合他身份的出場方式才對。
除了宋丹萍和韋青以外,此片其他的角色都沒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宋丹萍和杜雲嫣之間相愛的過程與情節顯得單薄、老套,沒有讓觀眾感覺到一股天雷勾動地火的電流在他們倆之間瀰漫,削弱了愛情表現的張力,對於這樣一部以愛情為主題的電影,僅僅靠兩人後來受到父母的反對與命運的磨難來表現他們愛情的深度,其實是不夠的。但換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許宋丹萍和杜雲嫣兩人的愛情故事原本就平凡無奇,雲嫣一昧天真癡情,而宋丹萍在失去了容貌與事業之後,就失去了再愛的能力。
本片最大的亮點是張國榮與黃磊的表演。除了和吳倩蓮之間的對手戲缺少火花之外,張國榮恰如其分地演出了這位毀容前意氣風發,毀容後自私自憐的舞台巨星宋丹萍。宋丹萍在舞台上的羅密歐扮相俊美異常,杜雲嫣相比之下都顯得黯然失色。宋丹萍唱《深情相擁》時在台上演的就是《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的 “樓台會”,唱《一輩子失去了你》時演出的是《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的 “殉情”,尤以後者的表演最富有感情,羅密歐在面對茱麗葉的死時,眼神充滿了哀傷與絕望。電影的下半段,宋丹萍幾度剖白自己的遭遇,語調都充滿了感情,觀眾完全可以感受到他這些年來所承受的痛苦。全片最感人的一幕就是當宋丹萍在韋青舞台上表演 “殉情” 那一場戲時,在布幕後面幫韋青唱出他老唱不上去的那句 “只能在夢中尋找和回味”。就算身上的斗篷遮敝了宋丹萍大半的臉,觀眾仍可以清楚看到他哀傷的眼神。他的哀傷不僅僅只為容貌的毀損,也為舞台上曾擁有過的輝煌。可以說,事業的失敗足以使一個男人灰心喪志,連帶對愛情的態度也退縮怯懦了。
扮演韋青的黃磊雖然是新人,但他的表現毫不怯場。韋青的出現,帶出了宋丹萍和杜雲嫣的故事,他曾幫助宋丹萍完成他在舞台上未竟的夢、對雲嫣未盡的愛,更在關鍵時刻在宋丹萍面前直斥其非!點出此人對愛情缺乏擔當的心態。最後終於促使宋丹萍開始反省自己,決定從封閉的世界中走出來。這個角色是宋丹萍毀容後和外面世界的唯一聯繫,極為重要。
扮演杜雲嫣的吳倩蓮演得最好的地方在於當她失去了心上人,並過門當新娘子的時候,此時她不說一句話,但眼神有讓人有無比沉痛的感覺。後半段她瘋了,卻瘋得說不出來地怪,她的瘋傻狀有點樣版化,讓人難以對她感到同情。她一度把韋青當成宋丹萍,最後又突然恢復正常,認出宋丹萍。為了戲劇化,這樣的安排固無可厚非,但觀眾感覺不到杜雲嫣的內心轉折。我想瘋傻之人也是有感情的,杜雲嫣這個角色被簡化了。宋丹萍的仇人與情敵-趙家父子的下場交待草率也是一大敗筆,他們兩個角色都大大地被簡化了。趙父恃權,趙傻子則基本上是個變態,但他們的下場卻喜劇般快速地結束,令人感到相當突兀。
「新夜半歌聲」由鮑比達配樂,張國榮譜曲、演唱 “夜半歌聲三部曲”--《夜半歌聲》、《深情相擁》與《一輩子失去了你》。演奏曲和歌曲很有主體性和一致性,與劇情也很配合。鮑比達曾以此片入圍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主題曲《夜半歌聲》被提名第三十二屆金馬獎及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夜半歌聲》唯一一次完整的旋律出現在電影結束前,是張國榮那聽了令人屏息的清唱。而《一輩子失去了你》這首貫穿整部電影的插曲則扮演吃重的角色。我買了這部電影的原聲帶回家聽後,最喜歡的就是 “夜半歌聲三部曲” 的演奏版,很有氣勢磅礡的感覺!我覺得如果它能被放在片尾播放,就會為整部電影增加不少力量!電影裡還有一首歌我一定要提一下,那就是韋青的劇團在台上演出「熱血」這齣戲時所唱的《熱血歌》。這首歌的作者為吳宗漢(民國二十二年)。歌詞:“熱血滔滔,熱血滔滔,像江裡的浪,像海裡的濤,常在我心裡翻攪。只因為恥辱未雪,憤恨難消!四萬萬同胞啊!灑著我們的熱血,去除強暴!”這首國民黨時代的軍歌,,只要是六年級之前的小孩應該都對這首歌不陌生,這是一首愛國歌曲。每逢國慶日、台灣光復節等等節日,學校裡和電視上都常放,軍訓課時更被拿來當做行徑比賽的指定歌曲之一。隨著政治氣候的丕變,這首歌已漸漸在台灣消失,但偶爾聽到還是覺得挺懷念、挺有趣的。
對這部電影我實在是愛之深責之切,不僅僅是因為我是一位張國榮迷的緣故,而是從創作理念、美術設計、音樂創作和演技表現種種方面來看,「新夜半歌聲」製作群的企圖心很大,有意要超越前人的格局,但可惜的是,此片在影壇並沒有成為一部經典電影。張國榮曾在一次訪問中表示,拍攝「新夜半歌聲」時,導演于仁泰要去美國拍攝西片,吳倩蓮要回香港唱歌,拍攝時間太短,大家交流得不夠。這是他第一部當監製的片子,如果重來的話,絕不這樣拍。確實很令人遺憾啊!
我相信「夜半歌聲」在中港台也會像「歌劇魅影」一樣繼續被改編重拍下去,不斷被賦予新的面貌。我對於黃磊導演的新作品「新夜半歌聲」連續劇並不是沒有任何期待,只是當聽說男女主角是何潤東和大S時,便有點提不起興趣,因為對上次大S飾演的聶小倩實在不敢恭維。其實「夜半歌聲」也很適合改編為音樂劇,因為它有大量的舞台場景和豐富的表演層次可以用音樂劇來呈現,只是目前我心目中扮演音樂劇版宋丹萍的最佳人選已不在人世了。
明年「歌劇魅影」音樂劇在台北的演出,我想我不會去看了,把機會讓給從未看過的觀眾吧!
1 則留言:
可以請問你舞台劇的歌劇魅影的製作群是...........?可以快一點回覆我嗎?我星期五就要交報告了!謝謝~
張貼留言